市民願付款觀看收費電視,無非希望可收看更多不同類型節目。惟有香港寬頻數碼電視客戶投訴,該公司在數月內取消三條頻道後,月費不變,卻一直沒安排新增頻道,對客戶甚不公平。
讀者羅小姐去年與香港寬頻數碼電視簽訂兩年服務合約,月費166元,合約明年3月到期。當時她主要為收看電影台而簽約,惟該公司於8月份一次過取消了兩條本港電影頻道,只餘頻道11的電影台;較早前也取消了一條英文卡通片頻道。
「我喺9月初發覺冇得睇,以為係線路有問題,後嚟打電話問先知道佢哋取消咗,都冇主動通知。佢哋話係節目調動,但我錢就照交,我有俾人呃嘅感覺。」羅小姐曾要求香港寬頻取消合約,卻獲告知因合約未完,她要繳付賠償。
毋須預先通知客戶
香港寬頻回覆,該公司分別於本年5月及8月取消頻道7的兒童台、頻道12的香港影視台及頻道13的香港電影台,並在終止前一星期在服務熱線及受影響頻道內提示客戶。根據合約條例及細則,該公司有權隨時增減、更改,或以其他內容代替已公布的節目,而毋須預先通知客戶。至於羅小姐的個案,該公司已與她達成協議,豁免其提早終止合約的規定損害賠償及9至10月月費,該合約現已終止。
消費者委員會發言人表示,就上述情況而言,消費者能否追討損失,需看雙方立約時,是否列明必須提供某頻道的節目,又或消費者有否向職員清楚表明,為觀看某一頻道才願意簽約,即使口頭協議也屬有效。如合約只是籠統地說提供收費電視服務,消費者便較難追討。她建議消費者可要求職員在合約內詳細註明,但仍需看個別公司的做法。該會於03年至05年,分別收到320宗、1,010宗、2,199宗關於收費電視的投訴,今年首8個月則有1941宗。
檔案編號:101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