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一嚐鮮嫩肥美的生蠔,代價可能是一併吞下諾沃克病毒。衞生署最新資料顯示,食蠔中招風險逐年遞增,今年因此感染諾沃克病毒的食物中毒個案共影響349人,是過去六年來最高,中招人數更比04年上升六成半;由本年9月底起的21日內,懷疑與進食生蠔有關的中毒人數達46人,即平均每日就有2.2人中招。 記者:白琳
根據資料,上述46人全部毋須入院,暫時只有1人的糞便樣本對諾沃克病毒呈陽性反應。最新發現中招的兩位女食客分別是21及29歲,本月8日懷疑在「極上日本料理」進食生蠔、蟹籽沙律、三文魚及蛋飯後,出現肚痛、腹瀉、嘔吐,以及發燒等病徵。
涉案食肆暫停售生蠔
位於旺角西洋菜南街的極上日本料理部長黃先生表示,有關生蠔來自美國,現已暫時停售所有生蠔,該批涉及事件的食物更已全部倒掉。他又強調現階段事件只屬懷疑個案,「佢哋(食環署職員)話初步化驗結果滿意,嗰兩個客同一日又去過第二間食消夜,𠵱家查緊邊度出事;如果係因為我哋,冇理由得兩個人有事。」
食物環境衞生署指出,本周一曾前往上述店舖抽取環境及食物樣本,暫未有化驗結果。有關生蠔供應商並非與之前四宗食物中毒個案懷疑有關的環球海產。
環球海產已向食環署發出律師信,要求查看化驗報告。該公司營業經理吳曼玲表示,未來數天將收到該署的化驗報告,屆時再考慮會否採取下一步法律行動。
全民健康動力主席勞永樂指出,諾沃克病毒出現新品種、環境污染及全球海水變暖均是中毒個案上升的原因。
市民不應假設某些地方出產的生蠔會較安全,「理論上比較北嘅海水會凍啲,病毒冇咁易滋生,例如阿拉斯加同北海道。但係唔好忽略運送同儲存嘅問題。」他舉例指,04年有個案因進食阿拉斯加生蠔而中毒。
醫生促效美即時公布
勞永樂又促請當局效法美國食物及藥物管理局(FDA),即時公布中毒事件的詳細資料並提供建議,「人哋FDA已經宣布,唔好食美國西北面海域出產嘅生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