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房屋委員會明年初分階段復售約15,000個居屋貨尾單位,待全部單位出售後,標誌政府完全退出私樓市場。不過,房屋及規劃地政局局長孫明揚昨突轉口風,推翻當年「孫九招」,表示日後不排除會再建居屋。消息稱,港府認為地產商「冇以前咁聽話」,故拋出或者影響私樓市場的再建居屋政策,向對方施以下馬威。記者:馮永堅
立法會房屋事務委員會昨舉行特別會議,討論施政報告內容。工聯會立法會議員王國興表示,政府02年宣布無限期停建居屋,明顯是不想與地產商「爭生意」。他指,現時樓價高昂,普羅大眾根本不能負擔,希望當局可以不定期建居屋,以照顧中產人士上樓心願。
未能勾地歸咎政府
孫明揚回應時強調,現階段毋須再建居屋,但政府會審時度勢,不能排除日後再建居屋的可能性,「唔可以話任何嘢都冇可能發生,唔能夠抹煞以後唔起(居屋)。」他續稱,政府決定停建、停售居屋,是因為當年私人市場有充足及近乎居屋的同類型單位。
據了解,近年地產商經常將樓盤包裝成豪宅出售,令樓價急升,加上地產商將未能勾出地皮的責任全歸咎政府定價太高,政府認為地產商「冇以前咁聽話」,故拋出再建居屋方案作反擊。不過,消息指房委會出售商業設施後坐擁500億元現金儲備,加上最後一批貨尾單位要待09年才出售,故相信房委會短期內也不會宣布重建居屋。
建議年建3000單位
房委會委員王坤表示,居屋售價普遍約100萬元,是中產家庭上樓最佳選擇,也有助較富有的公屋居民置業,以騰出公屋單位讓更有需要人士,建議每年建3,000至4,000居屋單位。中原地產研究部聯席董事黃良昇則反對再建居屋,認為會影響私樓二手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