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染病湧現、公共醫療開支增加,購買保險保障自身,似乎已成社會趨勢,巿民在投保時應留意保單字眼。有讀者投保一份帶有儲蓄成份的保險,供滿十年後,卻因保險公司有權調整紅利的分配率,退保時竟連本金也不保。
讀者蕭先生於十年前替一對孖仔,在康聯亞洲保險公司購買各一份有儲蓄成份的保險,每人每年供563美元。當時保險代理列出方程式,指十年後除本金外,可獲紅利五千美元。最近該保單十年期滿,蕭先生打算退保,目前康聯亞洲保險公司已被永明保險收購旗下,其兩份保單經結算後,竟然連本帶利各份只有3042美元,即連本金也拿不回。他曾要求保險公司列出有關計法,卻獲覆為內部資料,不會公開,令他甚為氣結。
建議書紅利並非保證
香港永明金融有限公司回覆,蕭先生投購的保單屬傳統終身人壽保險,旨在提供終身的人壽保障,公司鼓勵客戶長期持有保單。若客戶退保或以保單內的價值繳付保費,保單的價值或會受到影響。
該公司續指,巿場上提供終身人壽保險產品的保險公司,一般會在投保建議書內,根據當時的紅利分配率,列出紅利的預測數字,供客戶參考,建議書內列明紅利並非保證,而最終可得金額,取決於退保時公司的紅利分配率。保險公司會參考投資巿場環境、投資回報及其他因素,不時檢討及調整有關紅利分配率。蕭先生於今年九月退保時,保單的退保價值合共47,000港元(約6,000美元)。有關金額乃根據當時的分配率計算,而計算詳情已列於「保單退保通知書」內。
檔案編案:0919005
列明高回報只屬預期
國際專業保險諮詢協會會長羅少雄提醒,投保人須留意保單建議書內的字眼,特別是涉及回報金額。「有啲會寫明係『預期』或者係『保證』,部份保單會寫到好高回報率吸引客人,其實只係預期,唔保證有呢個回報率。」
羅少雄續說,建議書內也會列出現金總值、花紅及紅利等,一般會列明是浮動。由於每份保單各有特色,巿民投保時宜留意保單上的字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