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怡專欄:欽定特首的宿命

李怡專欄:欽定特首的宿命

本周一,曾特首出席青協主辦的青少年對話活動,被問及當一個出色領導人的條件時,他說「基本條件要真誠」。然而,綜觀他在這項被稱為「真情對話」中的表現,卻很難讓人感到他的真誠。
被問到他對於在施政報告發表後,民望下挫至新低的想法。曾特首說作為地區領導人,有五十多分已經「幾好」。──他的回答明顯是「答非所問」,青年人的問題是何以會下挫?他的回答是現在仍「幾好」,而不回答他認為下挫的原因。眾所周知,真正的原因是市民對施政報告的不滿,市民對施政報告的滿意率只有百分之三十四,比董伯最後一份施政報告的滿意率(百分之三十八)還要低。曾特首並沒有真誠面對這問題。
有學生指出,前政務司司長陳方安生批評施政報告就政制方面着墨太少,曾特首回應指政制改革在施政報告中所佔篇幅已不少。陳太所批評的,以及市民所期待的,顯然不是在施政報告中,關於政制部份用了多少篇幅,而是有沒有直截了當地談到政制中的核心問題:何時會有普選?施政報告講了許多甚麼策發會研究,甚麼特區政府和中央政府持積極態度等等廢話,但就是沒有表達一句:特區政府決心爭取在二○一二年實現普選!只是講一句「決心爭取」而已,並沒有說定可實現,應不會要了曾特首的命吧?何以就吝嗇那麼一句?只一句,就比施政報告的許多篇幅的「研究研究」之類的廢話更有力。在爭取香港實現民主政制方面,曾特首確是有欠真誠。

談及連任的問題,曾特首就何止不真誠,而且是言詞閃爍。他不回答是否會爭取連任,而是說「連任不連任是幾個月後的問題,現時最重要的是這個施政報告爭取香港人的認同。」顯然是迴避問題。但其後他又說漏了嘴,說施政報告「今次濃縮些,講少些,但不太受歡迎,可能明年要長一點!」透露了明年還要寫施政報告。這種對連任的閃縮態度,也許正是專權政治的「一國」領導之下、特區小圈子選舉中欽定特首的特點。過去董伯要連任時如此,現在曾特首也如此。這是全世界有真正民主選舉的地方見不到的現象,無論哪裏,任何有意參選或有意連任的人士,都會公開地、堂而皇之地告訴公眾,他們要參選或要連任的意願,而絕不像董伯和曾特首那樣缺乏真誠,那樣閃閃縮縮。
實際上,這種對連任問題的說也不是、不說也不是的尷尬,也使這份施政報告的內容無法「真誠」。報告被批評為沒有遠景,只是派糖拉票,太自私。但如果講得遠,提出未來的願景呢?又會被批評他已篤定連任,顯然不是甚麼選舉而是中央欽定。近也不是,遠也不是,正是不民主的政制導致施政報告無法真誠、無法坦然。
只有自上而下授權,而沒有自下而上的公民投票的認可,使所有中央領導人或地區領導人,都無法真誠,也就無法具備當一個出色領導人的「基本條件」。在批評曾特首的同時,我們也不能不對他表示同情。畢竟讓一個天主教徒如此閃爍其詞,也是很為難他的事。但有甚麼辦法呢?我們只能說,這是專權政治下欽定特首的宿命。
逢周二、四、六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