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央行聲稱打算在外滙儲備中增持日圓,促使美元升勢登時逆轉,兌日圓退回119關口下,但歐幣對消息反應則不大,譬如歐元便繼續徘徊於1.25美元中位,始終無法有較大幅度的反彈,表現可算差強人意。
曾幾何時,香港的外滙儲備排名亦曾晉升至全球第3大,僅落後於日本和中國,但如今已被不少國家迎頭趕上,當中外滙儲備膨脹得最快的是俄羅斯、印度和南韓等新興經濟體。以俄羅斯現時外滙儲備多達逾2600億美元計算,日圓所佔比重只要佔去1個百分點,數額亦甚為可觀,難怪日圓聞訊上升了。
不過,央行改變外滙儲備比重,一向只會暗中進行,很多時更是在完成了比重調整後才向外公布,令市場有如夢初醒、甚至有蘇州過後冇艇搭的感覺。即使像俄羅斯今回般宣諸於口,向外公布了日後增持日圓的計劃,估計亦只會在不影響市況的情況下悄悄進行,外界實在難以察覺,故我們不要一廂情願地認為日圓可以因此消息而長升長有。雖然筆者於早前亦建議在118中位買日圓,賬面上已追回不少失地,但仍須提醒讀者們不要因此而掉以輕心。
類似的例子早前其實並不少,記憶所及早前便有中東及北歐國家分別表示過會增持歐元,以減少對美元的依賴,但美元並未因此而一沉不起,可見有關改變外滙儲備比重的消息,影響未必會持久。
息差因素仍屬主打
我反而覺得日本央行昨日表示會正視和監察利差交易(carrytrade)的問題,對滙市會有更大的衝擊,因為日圓的弱勢很大程度是由於息差劣勢所引致。近期滙市一直由息差因素所主導,例如澳元和紐元因息率高於美元,在一而再傳出利淡因素下跌幅始終有限,便是上佳的例子。
趙善銓
瑞士EFG私人銀行副總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