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廈摸貨上季跑出

工廈摸貨上季跑出

【本報訊】工商舖市道在第三季表現失色,摸貨登記不論交易宗數、佔整體成交比例以至平均賺幅,均較第二季全線下跌。當中,工廈摸貨登記達140宗,佔整體9.2%,遠勝商廈及商舖,僅平均賺幅(9.1%)一項些微跑輸(見表)。利嘉閣測量師行工商部區域董事楊龍認為,雖然工廈市道第四季料回軟,炒賣個案將進一步減少,但仍最具投資價值。
楊龍指出,第三季工廈摸貨明顯比商廈及商舖活躍,原因是入市的投資者大多「賺少少」便出貨,有時甚至平手也願摸出,登記自然較多。利嘉閣地產研究部主管周滿傑說,第三季工廈平均賺幅不及商廈及商舖,原因是有數項蝕讓金額較大的登記,拖低平均數;而出現勁蝕個案,是因為散戶高價接貨,結果蝕讓離場。

少賺即走自然旺

第三季獲利金額最多的工廈摸貨,為觀塘巧明工廠大廈地下A室,炒家購入價3280萬元,持貨164日,以3938萬元摸出,獲利658萬元。蝕讓金額最大則為觀塘海濱工業大廈中層E1室,購入價557.85萬元,持貨53日,僅能以412.13萬元摸售,勁蝕26.1%達145.72萬元。
由於第四季有聖誕節假期的季節因素,楊龍預期工廈買賣將萎縮,估計摸貨較第三季減少逾一成;炒賣料集中樓價200萬元以下單位,貪其銀碼細,買賣易;至於一度熱炒的東九龍區500萬至1000萬元工廈,炒風會收斂。他說工廈價格今年以來勢頭良好,投資者入市大多「有錢賺」,而商廈及商舖第四季已進入鞏固期。

商廈商舖將整固

雖然楊龍認為工廈是穩健的投資,但可能要持有數個月,才能轉手獲利離場。他補充工廈在投資者入市炒作下,造價推高,但其實市道有基本因素支持,包括用家所佔比例高達70%;另外如東九龍區有基建進行,會惠及工廈市道等,反映市場正健康發展。到第四季,料以觀塘、九龍灣、長沙灣3區最當炒,新晉區份有荃灣及葵涌。
周滿傑指出,傳統工業區因為不乏低水物業供應,仍受投資者青睞。另外,新蒲崗區工廈也具投資價值,但區內工廈盤源不多,而且炒賣賺幅不高,以售價100萬元單位為例,持貨3至4個月摸出,普遍也可以淨賺6萬至7萬元,但因賺價及幅度不明顯,故為市場忽略。

楊龍預期第四季工廈買賣萎縮,摸貨量將減少一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