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一期國內版《留聲機》說,華納古典部重組,未來將減少出新唱片,全力將埋藏在倉庫的寶藏再版發行。實際上這五年來各種大師、小師演奏家、指揮家,忽然成為經典大量湧現,目的當然是搶我們樂迷的錢。郎朗能夠不斷有唱片推出,擺明是因為龐大的中國市場,全球有十幾億中國人,一人畀一蚊都浸死你啦!
我看過郎朗現場兩次,一次在多倫多,一次在香港,看過他在卡內基演奏廳的DVD,都被他那搖擺不定,極為誇張的表情影響了,這其實不算奇怪,強如冼馬文的現場表演不也很扮嘢嗎?有幾多個雅嘉蘭治不必郁身郁勢只靠真誠美妙的音樂感動觀眾。我並不討厭郎朗的台風,而是他的臉孔一來不算英俊,二來扮又好,真又好的陶醉表情,唔好意思總令我想到性高潮,試問我怎會想看郎朗性高潮的表情?最近唱片和DVD同步出版的《黃河之子》,我只看了DVD上介紹他個人和家庭生活的紀錄片段後,便立即專心聽唱片去了。《黃河鋼協》不是我所愛,但在郎朗手上由第一個音符開始,都十分澎湃浩瀚,宏偉壯大!這是我聽過最好最偉大的《黃河鋼協》。再聽《平湖秋月》微妙變化的音色,差點以為是在聽蕭邦了。郎朗不是我杯茶,但《黃河之子》卻令我對郎朗,對《黃河鋼協》改觀,我第一次聽到中國人激情澎湃的內心呼喊!
章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