扣緊安全帶 - 邁克

扣緊安全帶 - 邁克

放映室外見到是枝裕和,連忙打聽《花の武者》的配樂者。原來是應運而生的五人組合,背景各異,湊在一起為騎呢復仇炮製耳朵的fusion菜譜。歡天喜地的主題曲,風笛似的吹奏帶着蘇格蘭味,幾乎教人看到絨布格子裙,和裙底露出的粗壯毛腿。畫面上的街坊一個個醒來了,毫不武士毫不東方的音樂並沒有令他們周身唔聚財,反而有種一日之計在於晨的喜悅,戲還沒有正式開演,觀眾已經精神一振。
上次北野武的《座頭市》也用非傳統配樂,結局那場歌舞以熱血沸騰的擊樂襯托,全體演員載歌載舞謝幕,簡直好看得發昏。日本最標青的電影音樂人梅林茂,雖然被暴發的海外片商請了去為黃金甲潤色,土產片的聲帶卻完全沒有青黃不接迹象,後浪推陳出新,驚喜源源不斷。而且有品味有膽識,不似我們盲摸摸的大腕,只懂得購買虛張聲勢的譚盾,搭一件馬友友或者郎朗,與時代背道而馳,奮不顧身鑽進十八世紀遺下的獵奇地帶。

反而香港舞台比較開放活潑,像剛剛看過的《夜夜西門慶》,于逸堯險象環生的原創音樂,以調戲李翰祥塵封的風月片為己任,便看得人眉飛色舞。伍宇烈這支舞走camp與kitsch之間的鋼線,跳到最後一節,巧妙撮合了紅肚兜和癲馬夜總會,大概是他編舞事業最欲仙欲死的高潮。下個月雛鳳鳴重現的唐滌生經典《帝女花》,由流連百老匯的高世章編寫暖場序曲,希望保守的粵劇觀眾到時醒醒定定扣緊安全帶。試聽時有人粗略以「印度」形容旋律,當然不正確──就算有唐三藏取經的況味,也應該是古色古香的「天竺」吧?何況,那其實是《香夭》的隔代問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