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醫處方含可待因咳水予男嬰

西醫處方含可待因咳水予男嬰

【本報訊】一名醫生懷疑向5個月大的男嬰,處方混合可待因、抗組織胺及通鼻塞三種強效成份的藥水,其中可待因已被列為「不建議處方予兩歲或以下嬰孩」的藥物;其成份Promechazine就不建議處方予1歲或以下嬰孩使用,其他成份則可能影響中樞神經。有藥劑師質疑,醫生出「重手」開藥是為了留客;有兒科醫生表示,一般兒童咳嗽,根本毋須服藥。衞生署已取得投訴人的藥水,會將有關藥物轉介醫務委員會跟進。

成份或影響中樞神經

有報章昨日報道,一名巿民在本月8日及10日,兩度帶5個月大的兒子到西醫張仕偉位於馬鞍山的診所求醫,其子當時有咳嗽、流鼻水及輕微發燒病徵,張先後處方7樽藥水,包括止咳藥、氣管藥、退燒藥等,但孩子服藥後汗多,表現異常興奮,遂停止餵藥;其後獲另一醫生告知,張處方的混合藥水「PECsyrup」並不適合嬰孩服用。
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教育總監崔俊明指,「PECsyrup」由三種成份組成,包括可待因,可能會影響嬰孩中樞神經而導致呼吸困難,令嬰兒猝死;外國有研究指,可待因不能止咳,更可能令痰涎無法吐出,阻塞氣管,外國亦曾出現多宗可待因中毒的個案。
本港現時沒有法例禁止醫生處方含可待因咳藥水給嬰孩,但衞生署不建議醫生處方含可待因咳水給兩歲以下嬰孩,藥廠亦有相關指引。本報昨日到張仕偉所屬的康健醫務中心,但並沒營業,職員指張正休假。
香港兒童呼吸學會會長吳國強指,兒童輕微咳嗽,根本毋須處方咳藥水,咳藥水只是為成年人社交而設,不能治本,「如果咳得耐,可能係百日咳、支氣管炎或者哮喘,呢啲病用可待因根本醫唔好。」
衞生署表示,投訴人的藥水是註冊藥物,正了解藥水名稱及服用份量,會將有關藥物轉介醫務委員會跟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