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天台上三排鐵皮屋租客之一的劉伯(67歲),30多年前已租該天台一角做士多麵檔,他是名副其實的「天台台長」,他不但見證該天台如流水般租客搬進遷出,還見證了新蒲崗一帶工廠區的變遷。「以前返工放工時,成個工廠區都係人;𠵱家天台住客都多過成座工廠大廈嘅工人。」
旺景大廈天台搭建鐵皮屋後,劉伯就與太太租了天台一角近千呎鐵皮屋做士多麵檔,單單接旺景大廈裏工人的生意就忙不過來。
回歸後工廠變貨倉
「70年代,製衣廠晚晚加班,工人忙到無時間食飯,我送外賣同做麵就夠食啦,工廠好景,工人有人工加,啲人又捨得使錢。」劉伯緬懷從前的好景時,突然轉變語氣說:「回歸後,工廠北移,樓下間製衣廠老細,風光時有三間廠,𠵱家賣晒囉。工人無工開,旺景變成貨倉,我嘅士多就再唔見人影,惟有唔做囉。」97年執笠後,劉伯仍然繼續租用上址,主要用作與舊街坊舊客仔「打躉」相聚。「每個月2千幾租金,我仲有能力畀咪繼續租囉。𠵱家我都係靠子女畀生活費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