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之見:電子招股棋差一着

英之見:電子招股棋差一着

今次新股熱潮,真真正正做到全民皆股,氣勢旺盛,反而應該要有點保留。上次中行(3988)還有人擔心會是北控(392)、TOM仔(2383)翻版,今次卻極之放心。散戶參與率到目前為止和以往不可相比,但看來會入場的都已差不多總動員,以現今估值不易有大股災,不過調整幾百點應該不難。
原本想利人利己,利用電子招股參與今次的盛事,但筆者沒有繳費靈,而用網上銀行付款,需要到銀行分行申請批核才可以轉賬,比原本填表更麻煩,所以打消了念頭。用網上銀行繳付其他賬單,從來沒有金額限制,抽新股卻一概設定為零,人人要到分行申請,只是這一個細微步驟上的不配合,相信已大大打擊了電子招股這次的反應。其實是相當可惜的事情,因為今次可能是無紙化過程中一個重要試點,市場反應比預期冷淡的話,會拖慢了這個市場的進化。

未能方便用家

在一些很平常的個案之中,都反映出一個問題,就是沒有從用家的角度出發,結果因而差強人意。受監管的行業,這個現象往往更明顯,像馬會便曾有不少案例。負責監管的不會賭馬,自然不明白馬迷的感受。
利益衝突當然還是可免則免,馬會監場賭到天花龍鳳,就沒有公信力可言。不過解決辦法,是設立一些顧客討論小組(focusgroup),去收集民意,從而改善服務。這一點並不是甚麼秘笈,《蘋果日報》也有類似的活動。
交易所財雄勢大,理應更有條件做得更好。雖然業界有不少自發聲音,但由於各有立場,未必真正反映人心所向,所以不妨考慮,那麼像今次透過網上銀行付款的不便,便不會發生。有一些具爭議性的改革,例如早前收窄差價,民意大分歧,但理解正反雙方的立場,始終會對決策上有幫助,做還是勝過不做。
黃國英
電郵:[email protected]

作者黃國英為證監會持牌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