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訊Blog:陶冬對3G發展有高見

電訊Blog:陶冬對3G發展有高見

瑞信亞太區首席經濟師陶冬分析宏觀經濟了得,原來對全球發展中的3G亦有其獨特見解。
陶冬於國內《全景網》財經博客入面話,3G開發係現代版嘅閉門造車──創意其實甚多,但在吸引客源上卻始終不得要領。內容開發更是3G嘅另一致命弱點,因為真正為消費者帶來重大方便、令他們願意付費的產品太少。缺少規模效益,成本自然高昂,內容供應商積極性亦不會高,形成惡性循環。
3G營運商出師不利,腰間卻要掛着兩塊沉重的石頭:3G牌照費及市場推廣開支。歐洲當年頒發3G牌照的巨額費用,成為電訊商的噩夢。

腰間掛着兩石頭

單Vodafone一家,在歐洲十國便繳付了222億歐元的牌照費,對公司現金流形成災難性影響。同時,Vodafone在將客戶由2G推向3G的過程中,市場推廣開支佔資本開支的比例達60%,成本壓力可想而知。
不過,中移動卻不必背負這些包袱。中國只有3成消費者擁有手機,但已足以支持目前公司的盈利。除夕夜的27億條短訊,足以使海外同行眼紅,亦揭開了中移動的22%淨資產收益率(ROE)的秘密。
不過,這並不代表陶冬對3G業務悲觀,因新技術的崛起及生活方式的流行,必須假以時日。
日本是3G推廣最成功的國家,佔手機用戶8成,證明3G是可以成功的。中國在3G業務上起步遲緩,拖累了相關的基礎建設及產品推廣。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起步晚,有時意味着避免前進路上不必要的彎路。中國在3G業務上,很可能再演2G發展上的後發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