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八卦:學券制決策繞過行政會議 - 施立儀

政八卦:學券制決策繞過行政會議 - 施立儀

近日行政會議成員張炳良在公開場合,指幼稚園學券制應該一併適用於私校,讓家長可自行選擇,加上同為行政會議成員、民建聯前主席曾鈺成又對政府開徵商品及服務稅公開提出「不同意見」,登時招來批評指曾蔭權內閣內訌,嚴重損害政府管治威信。
幼稚園學券制是在「煲呔」的施政報告內宣布,亦是他施政報告的新政策,張炳良是他內閣成員,在李國章表面上落力替政府推銷之際,為何會出來講這類「略有不同」的意見?張炳良是一位政治學者,這類應該避諱的規矩,他一定十分清楚,絕對不會犯錯,雖然他在電台回答問題,提法也只是按「學券制應該一併適用於私校,讓家長可以選擇」的正常道理,但你聽李國章最近的言論,就感覺張炳良的講法「好像與政府有點不同」。
為何張炳良會如此說呢?只有一個原因,行政會議根本沒有討論過這個議題,行政會議成員在政府尚未討論有關政策之前,成員是可以公開先表達他們的反對意見,而一般在行會的政黨成員都會這樣做。

筆者查探之下,發現整個學券制只是曾蔭權個人想推的「新政」,他派錢想取分數,諗到學券制這條「橋」,於是與「阿瑟王」李國章兩人「為威喂」喂出來以為可以拿分的新政(頂多加埋羅范椒芬),對於李國章來說,「煲呔」肯在教育方面大灑金錢,他何樂而不為,而且給錢培訓教師,連教協張文光都不反對,阿瑟王當然沒有問題!
曾蔭權最離譜的地方是這一項「全新政策」,非但沒有去行政會議,連由政務司司長主持的「政策委員會」也沒有討論過,根本違反政府的內部行政守則,此事只顯示特首進一步專權:「我鍾意點就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