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師:牆壁可能隨時成幅倒塌<br>港島地鐵站老化牆柱爆裂

工程師:牆壁可能隨時成幅倒塌
港島地鐵站老化牆柱爆裂

【本報訊】每日載客量逾240萬人次的地下鐵路,部份地鐵站「年事已高」,響起老化警號。本報發現港島區多個地鐵站,出現支柱爆裂與牆壁裂開滲水等情況,地鐵公司稱問題輕微,屬20年期以上建築物正常現象,稍後會填補裂痕。不過,有工程界人士視察地鐵站後質疑,裂痕不能填補了事,認為跟早期老化有關,建議地鐵公司盡快進行大規模維修及檢視全線各站設施。 記者:黃偉駿

本報本月初先後巡視港島線、觀塘線及將軍澳線其中29個地鐵站,發現港島線多個地鐵站內,多條支柱及多幅牆壁均有不同程度的裂痕,長度由數吋至逾10呎不等。在人流量龐大的灣仔站,記者入閘後便在扶手電梯前一條又大又粗的圓柱上,看見一道最少8吋長的裂紋。

鰂魚涌站裂紋逾10呎

該道裂痕闊度頗大,並非沿紙皮石之間裂開,相信與工人鋪設的手工無關,更像是「從內至外」裂出來;裂痕附近紙皮石剝落,清楚看見支柱的石屎層,但旁邊並沒有貼上維修告示。記者稍後在站內多處也發現類似情況。曾任職地鐵的結構工程師黃澤恩透露,灣仔站內多條支柱支撐着車站上蓋物業,包括修頓中心。
在人流較少的鰂魚涌站,位於C出口出閘前一段行人路,牆壁上也有一道長達10多呎的裂痕,部份位置清楚看見紙皮石底下的石屎層裂開。在上環站與北角站內,牆壁裂痕更有曾滲水情況,遺下水迹頗深。
地鐵公司接受查詢時稱,各站的裂痕是冷縮熱脹造成,與結構問題無關,也否認是老化現象。發言人表示,職員每日均巡站視察,稍後會為該些有裂痕的牆壁及支柱進行打磨與重新鋪平。

工程師:柱愈來愈弱

不過,理工大學機械工程學系工程師盧覺強認為,支柱裂紋明顯是由於內裏的鋼筋氧化,以至包裹它的石屎與紙皮石移位,造成爆裂情況;至於牆壁裂痕則跟滲水有關。他說目前問題尚算輕微,但已經是早期老化現象,如果只填補裂痕了事,便無法消除隱藏危機,「牆壁可能隨時成幅倒塌,條柱就愈來愈弱,失去支撐作用。」他指地鐵公司須鑿開有裂痕的牆壁與支柱,鋪上新石屎及為鋼筋髹上防銹油。
地下鐵路過去也曾被發現車站設施老化,但地鐵公司一直否認。去年8月本港連場暴雨,多個車站月台天花滴水與牆壁滲水,其中以北角站情況最嚴重,職員要在牆邊鋪上毛巾吸水及擺放木桶盛載滴水。地鐵事後承認,由於港島線各站接近海港,車站愈深入地底,承受地下水與海水浸蝕的壓力愈大,所以會有滲漏情況,但強調不涉及老化或結構問題。地鐵公司每年平均花在整體維修的費用高達5億元。

灣仔站內一條柱上的8吋長裂痕清楚可見,連旁邊的紙皮石也剝落。
成啟聰攝

港島地鐵站多處出現老化現象,鰂魚涌站10多呎長的裂痕出現多時,但地鐵公司一直沒有派人維修。
馬泉崇攝

地鐵每日載客量逾240萬人次,港島區多個地鐵站被發現老化現象,潛藏危機。
資料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