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裕宗不游泳、不唱歌,飯後一垂頭,粥粉麵飯就會自鼻孔流出,晚上要坐着睡,要不然吐得一枕頭都是,因為他的胃很高,就在喉嚨附近,喉頭還開了一個洞,用來呼吸,大束鮮花放在眼前,他也嗅不出花香。八年前,醫生割走他的食道及聲帶,因為他得了鼻咽癌,當時43歲的他是工廠老闆,煙齡逾30年。
切除食道及聲帶
99年,他確診患上食道腫瘤,醫生建議切除食道及聲帶,將胃拉高至舌底,他於是開始了坐着入睡的生活,每晚九時後不再進食,「因為無食道鎖住食物,消化得慢,胃酸倒流,就會嘔返出嚟,見到想食都唔可以食,如果耷低頭,就會喺個鼻度流返出嚟,成個枕頭都係,出去食飯,要擺定個盆,一咳就嘔落個盆度。」
從前,他拿着咪高峯就引吭高歌,現在拿着專為無喉者而設的咪高峯,只能發出混沌的聲音,「最初出院,講極都講唔到,時時發𤷪𤺧,諗住第日都唔會再出街,以後留喺屋企上網就算。」工廠的客人聽得不耐煩,統統溜走,「試過搭車,同司機講去邊,都唔知我講乜,就畀張紙我寫;嗅覺就得番三成,以前買一束花,𠵱家要買兩束先聞到。」
直至接觸到專為無喉者服務的香港新聲會,他才重新投入社會,但朋友卻買少見少,「有啲人會無耐性等你講,因為聽唔明,不過亦有啲好耐無聯絡嘅朋友,喺我屋企陪我捉棋、打麻將。」
鄧的父母都是煙民,自己中二開始吸煙,母親及哥哥分別因肺癌及食道癌死亡,從前絕少吃水果、蔬菜,至愛醃肉,一場大病,失去聲音,令他體會健康重要,「好後悔以前食煙,想戒幾次都戒唔到,第一次係太太有BB,第二次係阿媽有肺癌,戒過好短時間,見人食,又食番。」
現為新聲會內務副會長的他,經常苦口婆心勸人不要食煙,即使要吸,也不要在子女或其他人面前吸;每周做兩、三天義工,到學校宣揚戒煙。
有興趣了解更多癌症支援服務,可致電癌協熱線36560800,或瀏覽香港癌症基金會網頁www.cancer-fund.org。
記者 張嘉雯
逢周一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