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gelinaDavydova
英國廣播公司駐莫斯科前特約記者
Q:俄羅斯一名以敢言見稱的女記者波利特科夫斯卡婭(AnnaPolikovskaya)被殺,你認為是她的報道招致殺身之禍嗎?
A:現在莫斯科檢察官辦公室正調查事件,誰是幕後主腦,我們暫時不知道,但她的確報道了很多關於戰爭,尤其是車臣的新聞,令很多人困擾。過去,也曾有記者因為大膽報道而被謀殺,但已很久沒發生了。
無疑波利特科夫斯卡婭在國內是很有名的,但說不上很具影響力。因為在俄羅斯,所有權力早就集中在總統普京一人手上,即使有任何獨家爆炸性新聞也動搖不了他的權力;所以如果只是要她閉嘴的話,毋須用這樣殘酷的手段,除非是尋仇。
她的死在國內引起很大迴響,不但是所有媒體的頭版頭條,每天也有人帶鮮花到她的居所紀念她。新聞界也人人自危,因為到目前仍不清楚她的死因,造成寒蟬效應。尤其是從事調查報道,例如是專門揭發貪污瀆職的記者,他們都擔心自己的人身安全。
Q:事件是否對俄羅斯的新聞自由構成了很負面的影響?
A:坦白說,在我的國家,新聞並不自由。普京有一句「名言」:「蘇聯從來沒有過新聞自由,我不知道甚麼是新聞自由,更不知怎做才是新聞自由。」普京是秘密警察出身,以往的工作是監控,這背景大概可以解釋他對新聞自由的態度。
自普京掌權,三家電視台都變成官方控制。過去電視台記者影響力很大,但現在他們都只會代官方發言,而且自我審查的情況很嚴重。堅持說真話的,不是被電視台革職就是選擇自己離開。電視台現在都播一些軟性的娛樂新聞,談不上甚麼公信力了。印刷媒體或互聯網的記者,自由度雖然大一點,但影響力也小一點;所以波利特科夫斯卡婭的死是不是令新聞自由再收窄一點?我想是的,但在俄羅斯,新聞自由本來就已經無可再差了!
Q:一般普羅大眾對維護新聞自由的決心有多大?
A:如果你問大家支不支持新聞自由?回答一定是正面的,但這需要實際行動。當普京把最後一個商營的電視台都變成國有時,只有一兩千人示威,批評他侵害言論自由、新聞自由。這證明了一個事實,大家對維護新聞自由的決心並不大!要爭取任何東西都要付上代價,但是我們的人民卻沒有這個心理準備。
Q:你認為普京在二○○八年卸任後,情況會改善嗎?
A:很難說!我也希望如此,不過普京早已經挑選了一個他的理想接班人,他也是秘密警察出身的,以現在普京的民望,他要推任何人上台都不是一件很困難的事。
張寶華 特約採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