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絕商銀做夥伴 免引狼入室

拒絕商銀做夥伴 免引狼入室

國有銀行招股的「賣點」之一,通常是其戰略投資者陣容。不過,工行(1398)的戰略投資者名單中,幾乎沒有一家專長商業銀行業務(見表)。工行董事長姜建清昨日形容,兩家大型商業銀行成功合作,先例並不多,工行希望引進戰略「合作者」而非「競爭者」,工行連同三家戰略投資者,將可組成「商業銀行、投資銀行、保險、信用卡」的業務內容。
今年初,由高盛、德盛安聯及美國運通組成的財團簽署入股工行的協議,合共收購工行8.89%股權(如行使超額配股權後,將攤薄至7.24%)。三夥伴各有長處,如高盛為美國著名的投資銀行,精於風險管理、資產管理、企業治理及內部監控;經營保險的安聯,則是在開發、銷售銀保產品及服務經驗老到;至於美國運通,其信用卡、旅遊支票等,更是世界通行。
雖然工行的戰略投資者禁售期為三年,但根據工行與高盛的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合作協議期限為五年(06年1月起生效),只要工行及高盛雙方同意,協議限期可以延長。

伺機海外收購

根據該戰略合作協議,工行及高盛已確定七個可進行戰略合作和協助的範圍,包括公司治理、風險管理、資金業務、資產管理、公司與投資銀行業務、處置不良貸款、培訓等等。
被問及工行的海外發展計劃時,工行董事長姜建清表示,該行經過11年的發展後,已經於13個國家建立業務機構,海外資產總額為1300億元人民幣,工行的戰略目標為成為一流的金融機構,並專注國內業務發展;海外發展策略方面,會繼續設立分行及建立子銀行,也會於有合適機構時考慮收購。姜建清並無回應有關工行洽購印尼一家小型銀行PTBankHalimIndonesia的市場傳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