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星期五,香港恒指破18000點,但收市時又失守,回到17988.86點。同一天,美國道瓊斯指數又再創新高,但升幅也放慢了,初段還出現下跌的現象,可見,全球股市在高位已開始遇上阻力。
雖然有阻力,這也只是正常的心理壓力,而不是甚麼基本因素出現變化。
教統局局長李國章說:「用公帑資助牟利幼稚園會引起非議。」可是,政府的進修基金還不是用公帑贊助各種牟利的課程?政府不是用公帑在牟利的老人院「買位」?牟利幼稚園只佔全體幼稚園的30%,為甚麼要歧視他們?為甚麼不讓所有的家長,不論貧富都開心?
最低工資立法暫時擱下,改為「工資保障」運動,如何使這個運動成功?真傷腦筋。如果不成功,就會被迫立法,立了法,全香港的受害人人數肯定遠遠超過得益人,誰是最低工資立法的受害人?
1.所有的消費者。最低工資立法,商人成本上漲,只好轉嫁給消費者。
2.所有的業主、租戶。最低工資立法,所有大廈的保安、清潔工資上升,誰付錢?當然是業主與租戶。
3.所有的中小保安、清潔公司。目前大企業、大的物業管理公司的工資是比較高的,設立最低工資後,中小型的保安清潔公司將無法生存,大企業進一步壟斷,到時候又有人喊不公平競爭了。
4.每天來港的150名新移民。他們現在就是靠「頂爛市」、壓低工資要求而找到工做,有了最低工資,他們如何與本地年輕人搶工作?
外傭僱主有難
5.所有僱有外籍家庭助理的婦女。有了最低工資,她們如何有能力聘用外籍或本地家務助理?最後只好留在家當家庭主婦。如果你說,可以立法要求最低工資只限於本地工人,那也不行,犯了基本法,犯了平等機會法,犯了即將進入爭論的公平競爭法……外籍家務助理到法院一告,法官認為有理,則全港140萬僱用外籍家務助理的家庭有難了。
上個星期六,城大開放日,副校長何炘基搞了一個別開生面的講座,目標觀眾不是即將念大學的中學生,而是中學生的家長,向家長們推銷。我是主講人之一,我談甚麼?當然談「理財秘訣」,教導家長如何為子女準備學費,供完子女念完大學後還得為自己準備退休金。何教授的創意,反應相當不錯,演講後的茶點時間,的確有好些家長向我表示,對我任教的管理科學系發生興趣,想鼓勵他們的子女來當我的學生。
曾淵滄
城市大學MBA課程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