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政報告出籠 民望急速下滑<br>曾蔭權借前港督陳年著作補鑊

施政報告出籠 民望急速下滑
曾蔭權借前港督陳年著作補鑊

【本報訊】行政長官曾蔭權發表任內最後一份施政報告,只顧為連任鋪路討好一小撮人,完全缺乏遠景規劃,結果民望應聲急挫。曾蔭權昨日也借香港電台節目《香港家書》「補鑊」,大談香港未來要如何在國家發展中定位、透過高增值工業以發展經濟等,施政報告中沒有具體觸及的範疇。有學者認為,特首需在短期內推出新政,務求在角逐連任前令民望反彈。

棄不干預非計劃經濟

施政報告公布後,港大民調顯示曾蔭權的公眾評分跌破60分的警戒線,行政會議成員張炳良在有線電視《飛常政經》節目分析,民調結果顯示市民期望特首施政會提出一些長遠規劃,可是今次的報告卻令他們失望。張炳良指出,由於香港政治文化與西方不同,曾未宣布連任,他不能在報告中提出未來施政宏圖,但政府需重視民調結果,回應市民對施政報告的不滿。
曾蔭權昨日在港台《香港家書》中繼續硬銷施政報告,為「補鑊」更大談香港未來挑戰,以及如何提升香港經濟競爭力。他引用第12任港督卜力的著作《港督話神州》,指隨着中國經濟起飛,香港有需要融入內地經濟,並反駁早前內地學者批評香港放棄積極不干預政策言論,指有關做法不代表將香港變成計劃經濟。
「說得一丈,不如行取一尺」,特首為自己施政只提眼前問題解釋,指香港面對全球化競爭,必須走高增值方向,而香港的言論自由與法治,都為此提供了條件,他聲稱在報告中提出多項眼前問題,正是要凝聚社會力量,應付未來的挑戰。

須提新政補報告不足

中文大學政治及公共行政學系高級導師蔡子強認為,市民不滿施政報告,主要是報告提出的政策範圍太少,市民覺得報告與自己無關,拖累特首民望下挫。他認為若曾的民望再跌,對他角逐連任十分不利,政府有需要提出一些新的政策,以補施政報告之不足,在宣布連任前挽回民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