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天休息:六十年核戰雲的一場荒誕劇 - 陶傑

星期天休息:六十年核戰雲的一場荒誕劇 - 陶傑

北韓核爆,打破世界軍事秩序,美國和東北亞各國各懷鬼胎:中俄反對軍事行動,也反對向北韓實施「嚴厲制裁」。日本也不樂見北韓政權馬上被美國軍事摧毀,以免失去建軍修憲的理由。南韓堅稱「陽光政策」沒有失敗。金正日估計國際的反應,亦不過如此,一個共產頑童,把各大「強權」玩弄於股掌之中。
因為美國的全球核政策,由第一天開始,即建基於兩字,叫做「偽善」。事實上,在原子彈發明之日,原子彈的始創人愛因斯坦,已經做了一個偽君子。一九三九年,流亡美國的愛因斯坦寫信給總統羅斯福,敦促美國加快研製原子彈,納粹在德國排猶,愛因斯坦警告,美國不搶先一步,希特拉就擁有原子彈了。一九四五年,美國把日本當做原子彈的試驗場,愛因斯坦說:「如果我早知這樣的結果,我不做科學家了,我寧願做一個補鞋匠。」
美國有了原子彈,血緣兄弟英國當然也該擁有。英國擁有原子彈,法國跟英國是世仇,為了「自衞」,當然也要有。美國成為北約核保護傘的主人,戴高樂大受刺激,一九六三年發表宣言:「一個國家要獨立,必須擁有核武,沒有核武的國家,必定被迫屈從於核武國的意志,並接受其強加的政策。」
法國是美國的盟國,尚且退出北約,自行擁核而獨立,何況美國的敵人。戴高樂講了真話,有「戴高樂精神」的珠玉在前,「核不擴散條約」就是一紙虛偽的空文。美國擁有原子彈,戰後美國的反猶情緒也很濃,「麥卡錫主義」以反共為名,鎮壓自由知識分子。鑑於美國有單方核襲日本的紀錄,有些科學家認為美國必須受制衡,制衡的最佳方法,莫如蘇聯也擁有原子彈。猶太物理學家羅森堡夫婦把原子彈機密洩露給蘇聯,以叛國罪處決,沒想到卻成就了核武器的共同恐怖制衡,世界「和平」維持到今日。
然後是美國華裔物理學家錢學森,因為麥卡錫時代的反華影響,在美國受盡歧視,憤然把原子彈方程式帶回中國。核武器如果能「不擴散」,早就不擴散了。既然一九四五年之後就開始擴散,則將來亦必無限擴散。
中國有了核武器,其敵國日本亦須擁有;正如印度有了核武器,巴基斯坦也應該擁有。以色列有了核武器,巴勒斯坦和埃及也遲早會擁有。北韓有了核彈,南韓、日本、台灣更加要有。

美國能防止核技術和原料擴散嗎?更加不可能。在國際外交的幕後,另有一個更龐大的國際軍火貿易網。八十年代兩伊戰爭,全球和聯合國都一致「譴責」,呼籲停火,但戰爭持續了八年,為甚麼?因為向兩伊各自出售軍火的國家共有五十個,其中巴西和中國,更是同時向兩伊軍售。當時兩伊都同時擁有蘇製的地對地導彈。伊朗從第三國買到了美製的F14戰機,要更換配件,向越南洽商,從河內買進了越戰時期美軍遺下的大批二手戰機拆卸配件,最終建成一支戰機隊群,機身零件,由越南、智利和其他美國的盟國拉雜入口。至於伊拉克也由蘇聯、法國、南非、巴西、中國買了五百億美元的武器。
有了這個國際軍火交易網,這個世界還需要甚麼「國際外交途徑」?聯合國向北韓制裁,北韓可以把半生不熟的核技術賣給中東。目前唯一的伊斯蘭擁核國是巴基斯坦,技術由中國提供,制衡印度,全國有五萬專家和員工從事核武研究。總統穆沙拉夫成為布殊討好拉攏的對象,因為巴基斯坦只要向布殊一端臉色,不但北部山區的拉登分子可以敗部復活,核武也可以源源不絕輸出中東。
對北韓經濟制裁,只是懦夫的應對方式。國際對北韓只有兩個選擇:不是乖乖接受北韓為核彈俱樂部的一名會員,視北韓為一個平起平坐的核強國而交往,包括中國,從此向北韓提供糧食和資源,金正日要多少,中國給多少;就是由美國發動斬首軍事行動,不但摧毀北韓核武,而且推翻北韓政權。

第一選擇,國際社會無此器量;第二選擇,國際社會無此膽量。金正日不是一個鬧情緒的壞孩子,而是精打細算,北韓羞辱全世界,愚弄了美俄中這三大強國。至於南韓,更是忍氣吞聲,在北韓的核陰影下,繼續其「斯德哥爾摩症候」,對金正日,南韓政府由仇恨而恐懼,由恐懼亦必轉趨慕戀,對於喜歡扔燃燒彈反美的南韓大學生,金正日核試成功,正是求仁得仁的天大喜訊。
一個虛偽的國際社會,受到懲罰了,面對此一亂局,美國逐步抽身而退,是無可避免的選擇。朝鮮半島並無石油。金正日即使將來以核武統一朝鮮,激發韓國的民族主義情緒,韓國東向日本一報殖民主義之仇,西向中國索回高句麗的「神聖領土」,奪回孔子儒教和屈原端午的文化遺產主權,也是遠東這三國的紛爭,與歐美無關。國際多邊主義「理想」逐步實現,美國的全球霸權遲早衰退,北韓核爆,是劃時代的轉捩點,把軍事權力還給日本,把朝鮮半島還給韓國,集中精力反恐,美國的利益中心在中東。
至於一個核武的北韓,俄國和中國只有容忍,即使北韓是一個腫瘤,金正日的父親金日成,卻是史達林和毛澤東共同孕育誕生的「愛情結晶」,北韓的遺傳基因圖譜非常清楚。北韓核爆無所謂正邪之爭,是歷史和國際關注的「科學發展觀」,由佛家的精神來看,是一場因果循環的公正業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