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映美國大型企業的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上周創下歷史新高。自聯儲局於8月8日會議停止加息至今,美股表現的確較整體新興市場優勝,標普500指數由8月8日至10月10日,累積上升6.8%,反映增長型股票的納斯達克指數更升了12.5%,至於MSCI新興市場指數,其間則只有3.2%的升幅。
環球股市近期的表現,印證了我們之前認為美股於美息見頂後會較新興市場吸引的看法(詳見7月6日及8月31日本欄)。雖然如此,我們亦觀察到投資者因美股升至歷史高位,而對入市舉棋不定。事實上,美股現時的情況與2000年處於高位時的情況有明顯的分別,我們對美股於未來12個月的表現仍然相當樂觀。
盈利支持股價
與2000年初的高位相比,現時的美國企業盈利遠較當時為高(見右圖),反映整體美股市場的標普500指數於2000年初高位為1527.46點,當時指數內的每股盈利約為50美元,PE高達30倍。現時標普500指數約為1350點,經過過去數年的經濟增長,指數內的每股盈利升至大約75美元,PE18倍,因此從企業盈利的角度來看,現時的股價與2000年相比,仍有相當的折讓。
當然,股票的價格是反映未來市場對盈利增長的展望,現時美國企業的毛利正處於20年以來高位,加上經濟正逐步降溫,投資者對企業盈利於未來數個季度的表現抱有憂慮,亦是非常合理。但我們相信,現時投資界已經將大部份美國經濟及企業盈利放緩的預期,反映於股價之上。與過去10年市場對盈利預測的平均值相比,現時投資者對美股盈利的預測仍有高達20%的折讓,每當市場對盈利增長過份樂觀時(例如在1987年及2000年),股市往往會見頂回落,反之亦然。
投資情緒偏低
即使道指剛創下歷來新高,但我們的數據仍顯示美股的投資情緒仍然處於中性水平,並沒有出現亢奮。投資情緒指數的成份之中,紐約交易所的沽空比例及芝加哥期權交易所的認沽及認購期權比例(Put/Callratio),均反映現時市場並未如2000年時一窩蜂的看好美股。
在盈利預測及投資情緒兩者均呈過份審慎的情況下,加上息口見頂,以及美國國會中期選舉在即等因素,均有利美股後市的表現(詳見10月1日及8日本欄),因此,我們仍然維持對標普500指數於今明兩年年底分別有力挑戰1400及1500點水平的看法。
潘國光 投資策略及研究部主管
Citibank環球個人銀行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