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女學生教迫車不講公德<br>地鐵生存手冊網上熱爆

滬女學生教迫車不講公德
地鐵生存手冊網上熱爆

「等車卡位,上車擠位,乘車選位,三個禮拜從擠地鐵菜鳥(新手)變地鐵達人(專家)。」坐地鐵要坐得舒服,原來也是一種學問。面對擁擠的上海地鐵,上海一名女大學生,在網上自創一本《地鐵生存手冊》,圖文並茂教授大家如何在擁擠的地鐵中舒適乘車,引起網友熱烈討論。有網民親身實踐後,歸納出一條道理就是迫地鐵絕不能禮讓、講公德,每天迫地鐵上班的香港人,不知會否有同感。

上海《青年報》報道,這本由女大學生小花所撰寫的《地鐵生存手冊》,共分為等車篇、上車篇、乘車篇、困擾篇和喜好篇。根據小花的自述,她從7月份開始實習工作,乘坐地鐵是她每天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份,對迫地鐵的痛苦頗有感觸。經過三周的觀察,總結出這套經驗。

網友實踐 感覺舒服

起初小花只是將《地鐵生存手冊》發布在自己的MSN博客中。其後,經由網友輾轉相傳,手冊兩天內迅速在網絡上傳播。當手冊內容出現在「電腦之家」論壇後,三小時內點擊率高達450人次。
一名網友看見手冊後,立即轉到自己的博客中,並在地鐵親身實踐後,留下「遵守小花地鐵生存手冊,獲得很多舒服」的感受。
不過,《地鐵生存手冊》中許多不文明的做法遭到不少網友質疑,例如,「建議搶先進入車廂需要『跨出黃色安全線』」、「突然插隊」等做法,就被網友批評既缺乏公德又不安全。

教人打尖 不值推廣

有網友表示,平時乘地鐵最厭惡打尖的乘客,這些方法即便有效,也不值得採納推廣。上海大學社會學家顧駿認為,在擁擠的地鐵中,為了上班不遲到,為了擠上地鐵,每個人都有自己生存的法則,是用文明的方法,還是用違反公德的方法,全看個人選擇。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