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五年,將是中國邁向無邊宇宙的一個新時代。中國昨日發表《二○○六年中國的航天》白皮書,明確提出未來五年的航天大計,包括在明年發射首個月球探測衞星「嫦娥一號」,以及在2008年實現中國太空人在太空漫步等。外界相信,連串計劃的長遠目標,是要為未來中國籌建永久太空站做好準備。
這份長達8,500字的白皮書,是自2000年以來中國發表的第二份有關如何發展航天事業的官式文件。白皮書中明確提出中國未來五年的航天發展目標及主要任務,其中包括將正式展開探索月球計劃、實現太空人漫步、進行太空船組件交會對接的試驗,以及開展允許人類長期逗留並能自主在軌道飛行的太空實驗室研製計劃。
中國航天局局長孫來燕在昨日的記者會上指出,中國的探月計劃分為衞星繞行、無人太空船降落以及收回的「繞、落、回」三個階段,而未來一段日子仍會集中在「繞」的首階段。為試驗有關技術的可行性和可靠性,內地首個自行研製的月球探測衞星「嫦娥一號」,預料最快將於明年發射。目前,衞星已完成組裝工程。
探月計劃分三階段
他還表示,「嫦娥一號」發射後將在離地面200公里的高度運行,探索地球與月球之間的空間環境。而衞星上配備的特殊裝置不但可以拍攝月球表面的立體照片,還分析月球土壤厚度及組成成份。至於何時登陸月球,孫來燕則拒絕透露有關方面所擬定的時間表,只表示最後還要視乎首階段的結果才作決定。
後年實現太空漫步
孫來燕又透露,「神舟七號」預定後年發射升空,屆時將實現中國首次太空人出艙進行太空漫步。他不排除中國將來會開展太空旅遊:「隨着載人航天活動的發展,中國不僅要送女宇航員上太空,還要把一些科學家、哲學家,也許有一天我們的新聞記者也會被送到太空。」
孫來燕又駁斥,中國虛耗過多人力、物力發展航天事業的說法,指美國投資在航天活動達到171億美元(約1,333億港元),但中國在這方面的投資遠遠不及美國的十分一。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