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特首曾蔭權昨日發表施政報告,發展經濟,創造財富是其重點之一;他提出將透過拓闊來港上市企業的來源,以及繼續爭取拓闊本港人民幣業務等措施,以鞏固和提升香港作為亞洲區內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
他在報告中指出,為增加來港上市企業的來源地,應盡快修訂上市規則,鼓勵更多不同地方具規模和合資格的外國企業前來掛牌招股。據了解,港交所(388)的上市政策委員會曾討論上述問題,原則上支持修訂規則,但由於要考慮不同地方的法制水平,故仍需時間研究。
中央研究擴人民幣業務
目前港交所的上市規則只容許註冊地點在香港、中國內地、開曼群島及百慕達的公司前來上市,但亦有個別例外,例如英國註冊的滙控(005)和渣打集團(2888),以及加拿大的宏利金融(945)。
港交所發言人表示,會按個別情況審批其他地方註冊的公司來港上市,主要考慮當地法制對投資者保障的水平。
施政報告又提到,政府將籌辦亞洲金融論壇,提升國際金融中心的聲譽。貿發局透露,將與港府於明年3月合作舉辦該論壇。曾蔭權表示,期望論壇可有如去年底舉辦世貿部長會議般,提高香港的知名度。
至於金融市場關注拓闊本港人民幣業務,他重申,國務院正積極研究擴大在港經營人民幣業務的範圍,包括允許香港進口商以人民幣支付從內地的直接貿易進口,以及在香港發行人民幣債券,港府已為這兩項新業務的早日出台做好準備。港府消息人士表示,國務院正研究有關業務的具體管理辦法。
另外,曾蔭權指出,香港應朝向發展多元化的風險管理工具市場,要就發展商品期貨市場作深入研究;亦應爭取吸引內地保險機構的部分境外金融投資業務,而香港國際化的保險及再保險市場,可以為內地發展迅速的保險業提供再保險的功能。
滙豐銀行亞太區(業務策略及經濟)顧問梁兆基稱,對於人民幣業務上未有新進展感失望,但亦明白這需要國內有關當局審批,惟有耐心等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