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論:不是務實進取 是迴避難題 - 盧峯

蘋論:不是務實進取 是迴避難題 - 盧峯

若果務實進取意味政府迴避有爭議性的問題,意味政府對公眾關注的問題採取拖字訣,那特首曾蔭權先生第二份施政報告的確可算是務實進取的!
若果以民為本意味只在個別政策上提供小恩小惠,卻不肯着力提升市民的生活質素,那曾特首的第二份施政報告真的可算是以民為本的!
事實上曾特首的第二份施政報告是令人失望的,因整份報告對很多公眾關心的議題、對很多影響香港長遠發展的問題、對很多影響港人生活質素的問題都避而不談或着墨甚少,令公眾無從討論,更不要說凝聚共識。
就以政制發展問題為例,香港市民的訴求是非常清楚的,那就是盡快落實雙普選、實施全面的民主政制。然而特首曾蔭權先生在最新一份施政報告中只是不斷重申他去年提出的鳥籠政改方案如何進步,只是不斷說策發會工作有何成效,對怎樣推動落實普選、對何時落實雙普選、對如何爭取北京中央政府接受雙普選隻字不提,彷彿過去多年來市民從來沒有要求有普選時間表一樣、彷彿普選時間表的問題不存在一樣。像這樣的做法只是迴避難題,根本不是務實,更絕不進取!
除政改問題,修補及改善本地不同政見人士跟中央政府關係也是特首的基本責任和重要工作,因為只有改善雙方的溝通及了解,北京政府才能真正聽取各方面的意見,香港社會內部才可以減少不必要的猜疑及猜忌。只可惜曾特首雖然把建立和諧社會列為重要目標以至下任政府的重大挑戰,他的施政報告在這方面卻交了白卷,對如何改善中央政府與本地政團的關係隻字不提。像這樣的做法顯然不是務實進取,而是畏難怕難而已。

人口老化、醫療融資、環境保育等都是影響香港長遠發展的重大課題,都是影響七百萬市民未來福祉的重大課題,整體社會不僅必須討論各種對策及方案,而且愈早開展討論愈好,因為只有這樣社會才能盡快凝聚共識、才能及早在各方面作調整及適應。誰知道曾特首卻在歎慢板,除了在環保問題上提出了一點點建議外,其他如人口老化及醫療融資問題就像人間蒸發那樣不存在,令市民連開展討論的機會也沒有,像這樣的做法不是務實,也不是進取,而是短視。
曾特首解釋說,他的任期只剩下八個月,有很多問題不可能在這樣短的時間處理及解決,但這樣的解釋是站不住腳的。誰都知道,曾蔭權先生幾乎已篤定會成為下任特首,甚至可能像去年補選那樣在無對手的情況下當選,他所謂任期只剩下八個月實在是推託之詞。
迴避難題、迴避長遠問題固然令人失望,曾特首在新一份施政報告有關「積極不干預政策」的解說卻令人更加不安。根據曾特首的說法,隨着時代不同、環境不同,政府要務實的考慮如何介入市場而不是受意識形態或口號阻礙。他甚至建議各方面就政府該扮演甚麼角色、該如何及在何時介入市場提出具體意見。我們無意糾纏於口號或意識形態之爭,但「積極不干預政策」的基本原則是不干預,是讓市場發揮作用;現在曾特首居然把「積極不干預政策」變成「積極干預政策」,為政府介入市場大開綠燈、為大有為政府鳴鑼開道。像這樣的改變怎不令人不安、怎不令人憂慮呢?
周一至周六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