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韓軍方下令全軍為核戰作好準備,但澳門國際軍事學會會長黃東指出,北韓的核武技術不成氣候,首先是威力太弱,連長崎和廣島的原爆也不及,其次是欠缺載具,核彈體形太大,不能裝入導彈內,而飛機型號老舊,也不能用來高空投擲,「基本上得個嚇字」,迄今只核試了一次,要發動核戰「十畫都未有一撇」。
核彈改裝成核子地雷
但北韓若要「霸王硬上弓」也未嘗不可,黃東指北韓核彈只有兩個用途,其一是改裝成核子地雷,埋在分隔兩韓的三八線上;二、是把核彈裝入貨船內,偽裝成商船或貨船駛至日本岸邊再引爆。由於核武技術太不成熟,一旦再爆發韓戰,常規軍備仍是北韓的主要戰力。黃東指出,北韓唯一可恃的是炮兵部隊和特種部隊。前者擁有不少遠程火箭,能一炮打至首爾;北韓兵力約100萬,但特種部隊卻有20多萬,「差唔多每五個就有一個係」,他們可潛入南韓製造混亂。但黃東認為北韓實力太懸殊,海軍連自衞也成問題,空軍更自蘇聯在1990年代倒台開始,就沒有新購軍機,「封晒塵」,估計正規戰北韓不消幾個月即會敗陣,如果轉打游擊戰,「都可能捱到一年半載嘅」。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