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1.3萬元 助非牟利幼稚園生<br>偽學券中產未受惠

每年1.3萬元 助非牟利幼稚園生
偽學券中產未受惠

【本報訊】新公布的施政報告中列明由明年新學年起,在幼稚園推行「錢跟學生走」的學券形式資助,直接提供學費資助予家長選校,但規定學生必須入讀非牟利、半日制年費不多於2.4萬元,或全日制年費不多於4.8萬元的幼稚園,才可獲得學券,首年學券「面值」1.3萬元。這種「偽學券制」惹來家長團體及中產人士批評,只惠及低下層家長,中產家長無法受惠。 記者:倪清江 梁美寶 馮永堅 陸羽平

去年澳門特首何厚鏵宣布將免費教育擴至幼稚園,本港學前教育界遂向港府施壓,令特首曾蔭權不得不「放水」。由於學券制限定只有部份非牟利幼稚園有效,料將有部份幼稚園大量流失學生而結業。
曾蔭權昨在施政報告中提出,由下學年開始在幼稚園推行學券形式的資助,家長憑學券入學,可換取學費減免,毋須經過資產審查。外國實施的學券制一般沒有限制學生報讀私校或公立學校,但曾蔭權的學券制規定,家長必須安排子女入讀註冊非牟利幼稚園,並每年半日制學費不可超過2.4萬元或全日制不超過4.8萬元。

3000元資助教師進修

首年學券每名學生可獲得1.3萬元學費資助,各校可最多將其中3,000元資助教師進修。資助額將遂步提升至2011/12學年的1.6萬元,屆時須悉數劃作減免學費。曾蔭權在報告中表明,在學券資助教師進修下期望五年後所有幼稚園教師具備幼兒教育文憑資歷或大學程度,並鼓勵校長取得大學學位。
現時教統局每年透過幼稚園及幼兒中心學費減免計劃和幼稚園資助計劃,向幼稚園資助13億元,教統局將整合學券制和原有資助計劃。當局預計至2012年時,每年需額外投放20億元資助學前教育,全港90%三至六歲的學童可受惠,合資格學校可達80%以上。在上學年有11萬1,600名學童在753所非牟利幼稚園就讀,另37,540人則讀私立幼稚園。

年費逾2.4萬元無資助

教統局消息人士表示,現時領取學費減免的學生,在學券制下獲得的資助不會少於目前。她又解說,政府有責任將公帑用於最需要地方,故牟利幼稚園不納入資助範圍。
消息人士稱,2.4萬元分界線,是參考目前平均學費1.6萬元的一倍半,未來數年不會調整,並稱私校可申請轉為非牟利幼稚園。參加學券制度的幼稚園須接受教統局視學,不合指標的於2012年剔出名單。
中產之聲主席李子榮指出,中產家長多會安排子女入讀較高學費的幼稚園,有關學券制將這類家長摒於門外,「大家嘅子女都一樣。(曾蔭權)進取不足,太保守。」中西區家長教師會聯會會長馮祁梅娟也認為,所有家長都應可享學券制。
幼稚園協會會長唐少勳相信一些每年學費略高於2.4萬元的幼稚園,將最先受到衝擊,為求生存惟有減學費或由私校轉為非牟利幼稚園。大埔區學前教育園長會主席郭楚翹認為,家長有了學券資助後,將選擇轉讀學費高一點的幼稚園,令原來學費偏低的弱勢幼稚園更難收生而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