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香港國際機場辦理登機手續的電腦系統昨日發生嚴重故障,導致近50班航機延誤,近萬名旅客受影響,事件揭露機場管理局的管理不善。現時機場的登機手續電腦系統,由各航空公司組成的「香港國際機場航空公司委員會」擁有並共同管理,但機管局竟無權要求委員會就系統事故提交報告。有立法會議員批評機制無法保障市民與旅客權益,應作出改善。
部份人苦候兩小時
各航空公司為旅客辦理登機手續的「共用終端機電腦系統」(CUTE),於昨日清晨五時發生故障,當時所有航空公司均無法使用電腦為旅客辦理登機手續,雖然經工程人員搶修後,多間大型航空公司的電腦系統於早上8時半恢復正常運作,但仍有多達10間航空公司,包括加拿大航空及中國南方航空等,要以人手替旅客辦理登機手續,而機鐵香港站與九龍站也無法辦理登機手續,令大批在上午離境的旅客,需花長時間到機場等候,部份旅客甚至等候長達兩小時也未能登機;多個航空公司櫃位前出現長長人龍,估計各個時段延誤登機的旅客近萬人,客運大樓內怨聲載道。
機管局無權攞報告
機管局發言人表示,截至昨晚9時,延誤起飛超過15分鐘或以上的航機多達47班。她說共用終端機電腦系統由「香港國際機場航空公司委員會」擁有及管理,所以局方無權過問其運作,即使發生像昨日的大規模事故,也沒有機制賦予局方權力要求委員會提交事故報告。機鐵香港站與九龍站於今晨5時半起,會恢復為旅客辦理登機手續。中新社報道,北京首都機場飛香港登機電腦系統昨午亦一度失靈50分鐘,需用人手處理。
委員會主席、國泰航空機場總經理何少煒稱,航空公司於電腦故障發生期間作出了相關應變措施,並已委託承辦商調查事故原因。經濟發展及勞工局表示,不會要求機管局提交報告。
民航處前處長樂鞏南表示,該套電腦系統是與新機場一同啟用,先進及自動化,較啟德年代大大減省人手。他估計今次事故與電腦軟件出毛病有關,「套系統唔會咁易老化。」
立法會議員鄭家富表示,機管局有責任處理所有發生在機場範圍的事故,不明白為何重要性如此大的登機手續電腦系統,機管局竟然無權過問,認為經濟發展及勞工局有需要跟機管局檢討現有的監管機制。
香港保險業聯會總幹事譚仲豪指,受影響旅客要留意購買的旅遊保險保障範圍,例如是否出發前不受保等。律師涂謹申相信,不排除部份航空公司會加入免責條款,保障自己不會為因機場電腦系統失靈而導致行程受影響的賠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