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港股大升大跌,可能很多投資者都在考慮到底應該沽貨離場,抑或乘機趁尾浪「炒多轉」。內地網站《新浪blog》,一位署名「大中小」的網民就貼了一篇文章,講其「股票的經營理念」,大家不妨看一看、想一想。
「做股票的經歷對於中國老百姓來說還是『幼稚』階段,但做生意或從商搞經營,中國老百姓已有『悠久』的歷史。大家都知道街頭零售的貨源來自批發市場,而甚麼價格進貨,甚麼時候進貨,哪裏的批發市場質量好、無假貨,更是做零售的小老闆們心中的一本賬。」
「但如果問及散戶/股民們到底有甚麼股票好,甚麼時候要買入,甚麼價格賣,如何從圖形判斷這隻股是否是市場上的『熱門貨』,十之八九的股民答不上。筆者認為,這主要是未有將股票當做一種商品看待,未將買賣股票的行業當做一種『經營』來看待的緣故。」
「牛市造勢 熊市造細」
「做生意有淡、旺季之分,淡季時要反季節銷售,通過調低價格,減少庫存,搞活資金,每到換季時節,各商家門口擺放着『大出血』及『蝕本價』等標語,是一種『經營』策略……『經營』股票的基本方針,可概括為八個字,『牛市造勢,熊市造細』。」
「所謂『牛市造勢』,就是當大牛市來臨時,要借助大勢,持重倉或全倉持股,大勢不調頭,股票不兌現,力爭把握升浪;而『熊市造細』,即是當進入熊市後,撇開大形勢,精研個別股,抓住有題材、有資金的個別股份炒作不放鬆,爭取做一個、成功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