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捷生雜文:性、方言和政治

孔捷生雜文:性、方言和政治

說過曾慶紅的「好不好」,再話陳水扁的「丟不丟」(閩南語:對不對)。共產黨和民進黨都是群眾運動高手,卻「同途殊歸」,大陸從蔣家專制走向毛氏極權;而民進黨則以群眾抗爭和肢體的衝撞,拱開了威權政體的閘門。阿扁一呼百應的「丟不丟」,正是綠營當年搞街頭政治的傳統。
翻閱中共的話語詞典,筆者查到了《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就是好》這首「紅色經典」的歌詞:「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就是好!就是好呀就是好,就是好!馬列主義大普及,上層建築紅旗飄,革命大字報烈火遍地燒,勝利凱歌衝雲霄,七億人民團結戰鬥,紅色江山牢又牢。文化大革命好!文化大革命好!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就是好!就是好!」
此類充斥着性強暴意味的話語,正是強權政治的內分泌所決定的。若論對人民身心的征服和控制,老毛比老蔣、共產黨比國民黨來得「性慾亢進」。哪怕老毛已打下江山,他仍靠不斷「壯陽」來維繫威權與法統之不墮,故有多番「繼續革命」的宏大社會實驗……到而今,本朝的傳燈者一代比一代疲軟,對極權主義的「去勢」治療,儘管療程相當漫長,但從曾慶紅的「好不好」,或可窺知中共的「陽痿」時代真的開始了。

其實民主政治的屬性並非陰柔,它也講陽剛。是以,德州牛仔布殊贏了外表俊朗的戈爾;「愛拼才會贏」的貧家子弟陳水扁壓倒了木訥的連戰:斯文白淨的馬英九未來或會扳回一城,但終不能堅挺和持久,因為他不識「丟」字訣。小馬哥即便深諳閩南語,卻終究是外省人。外省專指性行為的俚語均欠缺激情,如「操」字像是很有節律的標準動作,而「日」字又帶點例行的意思,本來正常的、有益身心的性活動就該如此。而台灣人用的是一個「幹」字,其間透着亢奮和直搗黃龍的猛銳!
毛澤東雖不懂閩南話,但他具有湖南蠻子氣概,能「幹」得很。毛時代的「幹革命」和「搞建設」,「幹」和「搞」孰輕孰重,一目了然。無怪乎,毛氏革命從來都是「幹」得熱火朝天,進行到底,不達「新高潮」決不罷休。至於「搞」則有點玩票性質,用在性事方面,並無不達高潮就不休不眠的意思,無非是「搞」得就搞,搞不到就算了。難怪毛澤東時代之「搞建設」實在乏善可陳。
中國地域文化中最有「性趣」的應數粵語區。此間單用一個「丟」字,它在古典漢語裏乃性高潮之意,這要比其他「國罵」和「省罵」來得軟和。用「丟」去罵人,就非得要讓對方達到「高潮」不可,故此與其說是罵,不如說是一種許諾。便可知,緣何港人爭取雙普選八年抗戰,竟無寸功,原來為臻達高潮,他們太過柔情似水和「循序漸進」了。而猴急的台灣人則早就「幹」出了一番新天地。
至於雙十節「天下圍攻」的紅綠對撼,何以施明德與阿扁都要「幹」到底呢?蓋因他們師出同門,都深知「丟不丟」的遊戲規則,到底誰「丟」誰「不丟」姑且勿論,台灣的民主憲政和公民社會在螺旋式的運動中向上提升,當無疑問。而這邊廂共產黨既已顯早洩迹象,儘管它還會在枕席之間廝纏很久,但實在是「丟」無可「丟」了。
逢周一、三、五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