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介意企圖在平淡中找尋花臣,但須是為了生活更美好,並不是為了損害事情原來功用。
周刊上電視節目時間表旁的節目推介,這是項創作,是種藝術,就如馬評人一樣,為觀眾在繁亂塵世間找出秩序,推薦是閣下品味指標。讀者第一次可能沒留意,但久而久之,就開始欣賞和看重你的言論。以往寫這類幾十字的節目推介撰稿人,都安守本分。後來大概受到了六點半新聞伍晃榮風格化評述之影響,筆風除了照抄宣傳文案外,還加入點個人意見。
可是近來卻變本加厲,從一點主觀評論開始逐漸放大,最後個人意見大過一切,成為賣弄自己的表現舞台。
今晚八時國際台的《ChrisBotti爵士音樂夜》,某周刊的節目表把它選出來作評論。可是內容如下:「又播DVD。電視台更索性發張DVD封面相來,等如告訴你:『我們播的是和DVD一樣』。」
這是甚麼評論?幹嗎不跟大家提ChrisBotti的音樂背景?ChrisBotti是傑出爵士樂手,曾是Sting巡迴演唱會班底,還曾與流行大師BurtBacharach合作。你寫下這樣一段評論,是推介叫我看,還是想叫我不看?不用看的話,抽出來評論托呀?或只是想讓我知道,你有ChrisBotti的DVD?有沒有出過DVD根本不重要,重點是那個節目值不值得看,歌手值不值得我們去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