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問你答:我們連雞販也不如

我問你答:我們連雞販也不如

JuneLeung 補習學校校長

Q:補習學校不時傳出負面新聞,你對這行業有何評價?
A:無可否認,我們這一行是有負面新聞;有教師授課大講粗言穢語和鹹濕笑話,有教師虛報學歷,怎說也不對。但每個行業都是族大有乞兒。問題只是業界不團結,每次社會譴責補習學校,業內都沒有人會站出來為補習學校說句公道話,反而掩住半邊嘴笑,各家自掃門前雪。
去年底,教育統籌局常任秘書長羅范椒芬公開批評補習社,指學生盲目補習,又對大班教學的補習社成效存疑。羅太似乎要說我們非但沒有幫助學生,反而累了他們。政府高官從來不敢一竹篙打一船人。禽流感威脅香港,港府也不敢說雞販壞話,偏偏羅太敢抹煞所有補習社,我們連雞販也不如。
沒辦法,人家夠團結。我們都是接受過高等教育的人,但說到團結能力,還比不上在機場搶的士生意的客貨車司機。也許是因為行業競爭太過激烈,也許行業歷史尚淺吧。
Q:香港補習風氣熾熱,你怎樣看家長的心態?
A:華人社會都有望子成龍心態,不要說香港,連加拿大的唐人街也有很多補習社。加拿大人都不能理解,為甚麼孩子放學後不好好去玩?還要再上學?中國人都有一個想法,萬般皆下品──脫貧的唯一方法就是讀書。所謂勤有功、戲無益,留在課室便是勤,便是有益。
所以香港家長都很樂意付錢為子女補習,很多時候未必是由於學校不足,而是他們認為補習好healthy(健康),上補習社總比打機、上網好。其實有些學生確實不用補習,我們有一位同學已是會考八優生,準備獲大學拔尖優先取錄的了,我勸他好好享受這一年,他還是堅持補習。

Q:包括你在內,補習學校都以型仔、靚女老師做生招牌,為何會有這個風氣?
A:我私底下其實很隨便,上街不會化妝,上學才化妝,這是對學生的尊重。我教英文,很多時候要使用updated(合時)的例子講解,談論時下的東西,難道穿着長衫上課?這一行競爭太厲害,要打出名聲,就得靠口碑。一入行,image(形象)是否突出,好重要。為人師表,未必要潮,但起碼要穿得decent(得體)。有些教師不修邊幅,像師奶多過像老師,可不可以「執」好一點?
要是你穿得好看一點,入課室後,人人都會向你聚焦,你說的每句話,同學都會投入多一點。打扮太過隨便,就很難讓學生集中了。事實上,我們的作風已為正規學校帶來衝擊,英華小學最近要求教師改善衣着,就是好例子。
我承認,有些學生報讀某些名師的課堂,是為了貪看靚仔、靚女。但你別以為學生都那麼蠢,假如你補得不好,他們一、兩個月後便會走。老師靚仔、靚女,對學生而言,只是一個bonus(額外獎勵),等於買電器送贈品,你不會為了那份贈品而買電器吧?
本報記者蔡元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