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大調低經濟增長預測

港大調低經濟增長預測

基於本地經濟增長步伐於下半年放緩,香港大學亞太經濟合作研究中心調低對今年全年經濟增長的預測,由6.5%降至5.7%,原因除了外貿增長放緩外,亦包括本港房地產投資活動疲弱依然,以及政府大型基建項目遲遲未上馬。

【本報訊】香港大學亞太經濟合作研究中心主任王于漸昨日在記者會上表示,預期今年第3季本港經濟增長為5.1%,第4季為4.5%,較上半年的6.6%增幅放慢,原因之一是固定資本投資減弱。
不過,調低後的全年5.7%增幅仍屬可觀增長,主要是勞動市場向好、失業率紓緩,以及物價只輕微上升,雖然外貿環境放緩,但內部消費仍然強勁。
然而,該中心副主任邵啓發指出,本地的土地及建設投資仍未有起色,預期第3季和第4季分別錄得16.5%和14.3%的跌幅;主要由於政府大型基建項目仍然偏少,私人建樓量亦不足。他期望明年添馬艦項目上馬,以及今年底私人住宅市場解決新盤貨尾問題後,情況會有所改善。
邵啓發又指出,今年本港的名義工資增幅應有3至4%,因為今年的生產力約有4%升幅,而全年的5.7%經濟增長中,有2/3是由消費投資等內部需求帶動,1/3由外貿帶動。
邵啓發估計,今年的通脹仍然溫和,第4季會輕微上升至2.6%,升幅一半由租金帶動,而美元疲弱亦會導致進口物價上升。
失業率方面,他預料第4季有望再下降至4.7%;至於私人消費開支則在工資上揚、房地產市場暢旺的財富效應帶動下,升幅可攀至5.2%,而整體出口增幅為9.2%。

人民幣升值 利害參半

至於國內宏調措施對本港經濟的影響,他認為主要針對國內固定資產投資,而與香港關係密切的外貿則不受影響,因此對本港未見打擊;反而人民幣走勢更值得關注,因為不少港商在國內設廠,人民幣升值將令其成本增加,邊際利潤減少,本港提供的外貿服務需求亦難免受影響。然而,人民幣升值則可令本港的自由行旅遊業受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