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看有線新聞台的字幕短訊:「格魯吉亞宣佈釋放四名俄羅斯嘅間諜……」明白格魯吉亞是為緩和與俄羅斯的緊張關係,而宣佈放人。可是在格魯吉亞釋放間諜之同時,遠方的香港新聞工作者,卻同時在白話文書寫世界裏,釋放了一個「嘅」字。
這個「嘅」非同小可,是混淆中小學生廣東口語詞彙和白話文之始。要是看到正規新聞的文字字幕,也出現廣東話口語,他們就無法分清廣東話與白話文用字之差異。將來長大成為北飄,到北京三里屯就開始會用廣東話強姦普通話,以生硬的口音與友人叫罵:「仆街啦。」
方言入文從來是創作特色,只是不宜出現於公式文件和新聞報道上。廣告創作固然可突破常規,文法不對、用廣東話字未嘗不可。
但近期看電影《卧虎》預告片,當中有段大概是飾演警司的苗僑偉,向下屬解釋行動的代號時,就說:「用咁多卧底打老虎,不如叫做『卧虎』。」我不相信創作人會弄錯「卧虎」這詞之解釋,可是如此對白,卻誤導了一眾近年中文水平已達至赤貧線的中學生(如果中文水平低落也能夠申請綜援,相信港府負擔一下子要急升百倍),以為「卧虎」真是如此之意。
以前總覺得,中文常識問答比賽廉價俗氣,看來電視台還是該偶爾製作這類節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