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羅少玲報道】工程歷時16年、耗資近百億元的新界北部及西北部鄉郊防洪抽水計劃今年底大功告成,屆時新界所有水浸黑點位置的防洪能力足以抵擋50年一遇暴雨帶來的威脅。
共設27個抽水站
根據渠務署90年的評估,新界區約有20至30條位於低窪地帶的鄉村會面對暴雨帶來嚴重水浸的威脅,署方決定進行防洪抽水計劃,包括在低窪地帶興建堤堰或加高堤堰,阻止山上流下來的洪水湧入,並興建抽水站,將雨水引入蓄水池,再由泵房將水抽出堤外排放到河流。
整個計劃範圍包括天水圍、元朗、錦田、牛潭尾、新田、上水、沙田、大埔、屯門及大嶼山等27個水浸黑點,興建27個抽水站及連串系統配套工程,其中25個經已完成,餘下元朗大橋村及水邊村抽水站將於今年底前落成。渠務署高級工程師李鉅標說,新田鄉村防洪系統是整個計劃中第二大工程,保護新田七村900個家庭共約3,500名居民免受洪水威脅。新田七村包括青龍村、新龍村、蕃田村、安龍村、仁壽圍、永平村及東鎮圍。1999年颱風森姆襲港時,仁壽圍水深曾高1米。
元朗大橋防洪系統本月底會完工,渠務署排水工程師蕭燿彬說,大橋村2000年遇暴雨時水浸過膝,不過已落成的元朗繞道及即將運作的大橋抽水站,可為大橋村抵擋50年一遇大暴雨的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