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車未妥善清洗 行車弄濕路面<br>餿水成鐵騎炒車元兇

垃圾車未妥善清洗 行車弄濕路面
餿水成鐵騎炒車元兇

垃圾車每日穿梭街道,運送垃圾往廢物轉運站或堆填區。有市民不滿有人疏於職守,未有妥善清洗垃圾車及處理垃圾,致垃圾車行駛時在沿途漏出餿水,神憎鬼厭;鐵騎士更紛紛在網上討論區直指垃圾車弄濕路面,是電單車「炒車」元兇,害人不淺。環保組織敦促政府加強監管垃圾車運作,以免這些清道夫的好幫手,反成為破壞環境衞生的罪魁禍首。

自稱非常關注本港環保情況的黃先生向本報投訴,日前他坐巴士經觀塘道往藍田方向時,看見上方觀塘繞道行車天橋,有一架由將軍澳隧道方向駛出的垃圾車,車上已傾倒垃圾的位置非常污穢,車斗有倒剩垃圾,部份「懸掛」車外,隨風飄揚,並傳來陣陣臭味,令人感到惡心。
黃先生質疑政府部門有否監管及規定垃圾車傾倒垃圾後,必須洗車?他要求當局加強執法行動,以改善垃圾車餿水弄濕路面的問題。

弄污街道可被檢控

食物環境衞生署表示,已向該署垃圾車司機發出指引,規定在廢物轉運站或堆填區傾倒垃圾後,必須駛進洗車機清洗,方可離去。食環署另規定外判處理垃圾的承辦商,須按照合約條文,確保垃圾車每天完成垃圾收集工作後要清洗車輛。
此外,為防止垃圾車在行駛時流出污水,食環署與承辦商的垃圾車均已加設污水缸,司機在離開垃圾站前,必須把污水缸內的污水全部排出,另要確保沒有垃圾懸掛於車尾。若有車輛弄污街道,經該署檢控,最高可被罰款25,000元及入獄6個月。

食環署應加強監管

不過,環保組織「地球之友」助理總幹事劉祉鋒指出,垃圾車流出餿水的情況十分常見,他質疑食環署是否有足夠機制監察司機依足指引辦事。「食環署有指引、垃圾站有(清洗)設備,但司機會唔會因為趕時間或其他原因,而冇跟足指引清洗垃圾車?」他認為食環署前線人員應加強監管行動,確保司機執行有關指引。
記者日前在靠近將軍澳堆填區一帶巡視,發現部份停泊在停車場的垃圾車,車斗內仍有倒剩的垃圾,內裏傳出臭氣熏天的餿水味,而通往堆填區的主要公路環保大道,因經常有垃圾車出入,沿途路面不時沾有烏黑滑溜的餿水,駕車人士稍不留神就容易跣胎,發生車禍。

垃圾車每日穿梭街道,漏出的餿水引致路面濕滑,被鐵騎士指為「炒車」元兇。

清潔工人將垃圾傾倒到車斗內,以便送往廢物轉運站或堆填區。資料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