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借勢走上軍事之路

日本借勢走上軍事之路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上任後的首要任務,是改善和鄰國關係及修改和平憲法,北韓核試不但促成安倍對中韓的破冰之旅,還有助安倍推動修憲,令日本可以名正言順擁有軍隊,派兵海外,跟美國聯手在世界事務扮演更積極角色。

安倍加強與美防衞同盟

日本是全球唯一被原子彈轟炸過的國家,對核武有切膚之痛,戰後採取「核三不原則」,即禁止日本擁有核武、禁止日本生產核武和禁止引進核武。北韓選擇在安倍抵達首爾跟南韓總統盧武鉉召開峯會時核試,日本反應最為激烈,安倍直言:「北韓核試永遠不能原諒。」安倍尋求聯合國安理會援引《聯合國憲章》第七條,對北韓實施制裁,甚至軍事行動。
安倍嚴厲譴責北韓之餘,強調會加強和美國的同盟關係,尤其是導彈防衞盾的合作。安倍說:「為確保日本的國家和民眾安全,增強日美安保同盟關係,日本將會加強跟美國的導彈防衞合作。」北韓1998年發射大浦洞一型導彈飛越日本上空後,美日隨即開展研究導彈防衞盾,今月7月,美國更在日本本土部署最新款的愛國者三型導彈。
內閣官房長官鹽崎恭久及外相麻生太郎跟美國駐日大使希弗見面後,鹽崎表示,希弗承諾美國會保護日本,日本同美國站在同一陣線。鹽崎重申日本無意改變「核三不原則」,即不會製造核武。
不過,安倍不會滿足於受美國核子保護傘保護,日本受制於戰後憲法,不能擁有軍隊,但自衞隊的軍力已屬世界一流水平,安倍力主修憲,強調時代已經不同,走過二戰陰影的日本,要在世界扮演更積極角色。

「已進入危險核子時代」

安倍以北韓核試闡釋這個「新時代」:「北韓擁有及發展核武,代表東北亞防衞環境一大轉變,我們已經進入一個嶄新、危險的核子時代,日本必須考慮更強硬措施。」安倍此番說話,意味安倍會藉北韓核試推動修憲,為日本走上軍事之路埋下伏筆。
美聯社/法新社/路透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