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港股急跌兩百多點,期指更轉造低水,反映高位之沽壓開始出現。昨日之跌,相信有不少人會歸咎於北韓核試,但似乎這只是表面的解釋。若然只是核試的因素,大家當然不用憂慮,因為每次政治市的出現都會是入市買貨的時機。
筆者認為,昨日港股之跌非關核試,皆因此消息在上周已出,但市況卻沒有反應,到昨日公布已完成核試,不應再對大市有任何影響。大家反而要留意的是昨日跌市背後的主要原因,筆者覺得令市況下調的原因有三:(一)港股走勢已極超買,18000點之阻力非輕;(二)工商銀行招股前,將觸發資金大舉套現,此情況在過往的中行(3988)及建行(939)招股過程中已重複出現;(三)近日港股雖然連續創6年新高,但技術走勢已呈背馳,調整確實事在必行。
中移動現見頂訊號
工行上市除了影響現已上市的中資銀行股表現之外,其影響性也涉及到整個股市。招商銀行(3968)在上周連升兩日之後,股價已反覆回至11元水平,今次輪商又可以大豐收了。觀乎其正股上周之勢,散戶實難以抗拒追入其窩輪,今次又中招了。
中移動(941)這一隻升/跌市之火車頭,在圖表上已出現連續三日陰燭。筆者上周也提及過,每一次出現轉角市之前,中移動永遠都是早於大市見底或見頂的。在走勢上,中移動已明顯出現見頂訊號,若其股價跌穿54元的話,跌勢便可確認。
指數方面,若從期權的盤路分析,恒指應該要下跌至17000-17200點才可望見支持,現時的策略仍是不用心急入市。早前筆者建議大家逐步沽貨,現時正可謂進可攻退可守。
千萬不要被沽貨後市況再升之情況來影響自己的思維,股市不會長升不跌的,尤其是在對沖基金之衝擊愈來愈大的情況下,大家所承受的風險因素會更大。今日不捨得沽,明天更高價便更加不捨得沽,後天回落了又不捨得沽,這便長揸不沽,明智嗎?
筆者不是鼓吹太頻密的短炒,而是覺得投資者應在每一時段都要掌握市場的升跌周期步伐,利用注碼及策略去調控風險因素。為何近年傳統基金之表現大大跑輸於對沖基金,理由就是傳統基金經理不懂得掌握高沽低揸的道理。世事是無絕對的,筆者不覺得只揸不沽是極佳的投資方法。
沈振盈
作者沈振盈為證監會持牌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