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版訪問一個洋妞女模,她說,過中秋節從來也不怎麼樣。還以為眼花,記者訪問的對象可真是高鼻碧眼的洋人啊,這個又不是漢學與中國通或者中國民間風俗迷,幹麼對中國一個節慶有所謂的feel?
換轉做中國人,也不一定要對節慶亢奮。當你教曉孩子念「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翌日卻發現,滿報章報道的,是中秋節從康文署主辦的花燈晚會到郊野公園和海灘,收集了多少噸市民遺下的垃圾,拿垃圾的數量跟去年比,將煲蠟後遺症的照片仔細看一下,就曉得中秋節實在不怎麼樣。月光今年比往年大了又怎麼樣呢,無良司機依然不動聲色倒車撞死人,拿血肉之軀做mooncake實驗。月餅本來就是最壞健康的食物,由明星夾硬促銷,讓半唐番男模形態猥瑣地向所有發姣女顧客兜售,你把一個月餅從層層疊疊多餘的包裝盒裏拿出來,咬住那四分之一,除非你是寂寞師奶,否則感覺不可能high啦。再想深一層,那月餅是大陸工場出產的,工人怎麼處理蓮蓉你根本不敢追究,工場剝削勞工,是個怎樣的人力資源火坑,你也不想深究。可是,一盒月餅吃掉一個希望工程失學兒童的一個學期學費,而你公司和家裏屯積着客戶送來的幾盒等待發霉的月餅,叫你怎麼向把利是錢捐出去的孩子解釋好。假如孩子打聽,中秋節是紀念什麼的,我會告訴他,是月兒最像檸檬的一夜。孩子不吃酸,聽罷悶哼一聲,倒頭睡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