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諾不美化甲級戰犯 胡溫同意回訪日本<br>安倍訪華破冰成功

承諾不美化甲級戰犯 胡溫同意回訪日本
安倍訪華破冰成功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昨天(周日)展開上台以來首次外訪,首站行程不是跟日本有安保同盟關係的美國,而是中國。隨着前日揆小泉純一郎上台五年每年都參拜供奉了二戰甲級戰犯的靖國神社,中日關係跌至冰點,安倍今次訪華展開破冰之旅並取得成果。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和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吳邦國都分別和他會晤。胡錦濤說,安倍訪華標誌中日關係有轉機;溫家寶說,中日發展友好合作關係是大勢所趨。安倍則表示,中國領導人更答應回訪日本。

安倍是五年來首名訪華的日揆,他的妻子安倍昭惠與他同行,昨午1時許乘專機飛抵北京首都機場,他和夫人手拖手落機,由中國外交部副部長武大偉、中國駐日大使王毅迎接。溫家寶在人民大會堂外主持隆重儀式歡迎他,在21響禮炮聲下,兩人一起檢閱儀仗隊。

胡錦濤給予安倍積極評價

雖然攸關胡溫班子鞏固權勢的中共六中全會昨天開幕,但中共三巨頭不惜抽空在人民大會堂和安倍見面,反映中方也希望在新日揆登場之際,以務實態度打破兩國關係的僵局。
打頭陣的是溫家寶。他依照慣有作風,引用南宋詞人辛棄疾的《菩薩蠻》打開話匣子:「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然後說:「我們以中日關係大局為重,順應世界潮流,合乎人民需要,進一步發展中日兩國友好合作關係。」安倍回應說,他相信兩國關係會「雨過天晴」。
之後是胡錦濤。他先祝賀52歲的安倍於上月26日當選日本首相,之後說:「你上任首次出訪就選擇中國,充份表明你對改善和發展中日關係的重視。我此給予積極評價。」他又指,安倍這次訪問標誌着中日關係出現了轉機,能成為中日關係改善和發展的新起點。兩人會談了大約80分鐘,他們都臉帶笑容,更互相握手。
中日雙方隨後發表聯合新聞公報,表示遵守中日三個政治文件的各項原則,正視歷史,面向未來,妥善處理兩國關係發展問題,讓政治和經濟兩個車輪強力運轉,把中日關係推向更高層次,又通過中日安全對話和防務交流,增進安全領域互信。日方就已邀請胡錦濤和溫家寶訪日,中方原則上同意;中國領導人對上一次訪日,是江澤民於1998年以國家主席身份出訪。
至此,在雙方都以務實態度面對兩國存在問題,安倍今次訪華總算取得成果。對於五年來令中日關係跌至冰點的靖國神社問題,溫家寶會見他時,說中日關係必須按照共識妥善處理靖國神社問題,「言必信,行必果」。

一致表示憂慮北韓核試

份屬鷹派、外祖父岸信介曾是戰犯的安倍,雖然沒有明確表明是否會繼續拜靖國,但說,日本戰後有多位首相拜靖國,多數是表達對戰爭死難者的哀悼和祈求和平,他強調日本決不讚美軍國主義,不美化甲級戰犯,重申承認日本曾給亞洲各國人民帶來了巨大損害和痛苦,他對此深表反省,這一立場今後也不會改變。他在昨晚記者會表示,中方「理解」他的立場。
至於北韓核試危機,中日兩方對平壤態度,雖然前者較溫和,後者較強硬,但安倍和中國領導人會晤中都一致表示憂慮,反映兩國對北韓的立場,在分歧中有一致性,雙方都認為旨在化解北韓核危機的六方會談這扇窗依然打開。中日台關係,安倍答應堅持「一個中國」政策,「不搞『兩個中國』、『一中一台』,不支持『台獨』」。
拜靖國和北韓問題,雖然還沒有具體答案,但由安倍顧問到前中國駐日大使徐敦信都說,安倍這次訪問是與中國相互確認友好關係,是為了結束中日關係的「不正常狀態」的轉機,象徵意義比實質意義大,這已算是成果。在中國破冰成功,安倍今天將轉飛首爾,跟南韓總統盧武鉉會晤,進行另一次破冰之旅。
路透社/美聯社/法新社/新華社/日本共同社/《產經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