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素有為領導人度身定造理論之慣例,以樹立領導人之權威,延續其影響力。目前,寫入中共黨章和中國憲法的,就有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江澤民的「三個代表」。隨着胡錦濤權力的穩固,與「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相提並論的「胡理論」呼之欲出。
領導人理論樹立權威
中共前三代領導人在確立自己的理論後,中共中央都要發動強大的宣傳機器,為這些個人色彩濃厚的「理論」粉飾一番,並追根溯源找到與馬列主義一脈相承點,以顯示其理論的正宗性。如今,在上到中共中央,下到鄉鎮黨委的黨八股文化中,雖然言必稱「在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指引下」,但真正知道其內涵的,寥寥無幾。
儘管如此,作為第四代領導人的胡錦濤也無法免俗,自從在十六屆四中全會集黨政軍大權於一身後,中共中央黨校、中國社科院的理論製造家們和中宣部、新華社、《人民日報》等中共宣傳機器,也開始了造理論的工作。
胡錦濤2002年當任中共總書記後,先提出了科學發展觀,繼而在十六屆四中全會提出和諧社會的思想,去年更將和諧社會提升到社會主義本質的高度。近兩年來,和諧社會成為中共使用率最頻繁的用語,幾乎到了氾濫的地步,中共的理論家們則密鑼緊鼓地構建理論架構、充實其內涵擴展外延,力求使「和諧理論」成為放諸四海皆準的真理。
「和諧社會」拭目以待
六中全會將通過《中共中央關於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作為今後一個時期工作的指導性文件。由此可預見,中共將在十七大前後,將「和諧社會理論」與「三個代表」相提並論,並以此帶動整個社會體制的改革。不過,能否因此為政治體制改革創造和諧的社會環境和穩定的社會基礎,則要拭目以待。
Email:[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