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捷生雜文:東寫字,西寫字,東西寫字

孔捷生雜文:東寫字,西寫字,東西寫字

中國的「政治家」多好風雅,尤好題字。宋徽宗當推為皇帝中的書法大家,他獨創的「瘦金體」流傳至今;其後的宋高宗趙構也是書法名家。此外,宋朝宰相蔡京與明朝宰相嚴嵩,都係卓然成家的一代宗師。時下大陸正在隆重「祭孔」,而曲阜孔府正門的橫匾,就是嚴嵩題寫的。
只不過,字可捧人也可貶人,一如水之可以載舟覆舟。猶記當初華國鋒繼承大統,以「兩個凡是」治國,便也效仿毛太祖,勤於題詞,厄運亦由此而生。蓋因與無處不在的毛體書法相比,華國鋒真是字如其人,十足憨頭憨腦!既然在書道上令滿朝公卿心存鄙夷,那麼華主席再忠懇勤勉也無濟於事,卒被廢為庶人。
說來華國鋒的字雖遜於胡耀邦,卻不比後來的江澤民差。若論出身,胡耀邦是紅小鬼,華國鋒是土八路,江澤民的家世倒有點書卷氣。故此附庸風雅的江主席所到之處,無不留下飄飄墨香。然而他御筆親題的「香港明天更好」,實在有辱家聲,因為他的祖父是揚州畫家,即使知名度不算高,於書法上總應傳下來一點皮毛。況且,「香港明天更好」的造句也有問題,明天更好只是一種期許,前提是香港今天已經很好了。這樣的話,「百年國恥」豈非子虛烏有?

受到江主席的啓發,剛加冕的前特首董建華驟覺自己的那筆字也拿得出手,便筆走龍蛇地題起字來。可恨英夷舊領主自己不諳書法,便漠視海外臣民的書法愛好和題字慾望。而今華界精英從「忽然愛國」到「忽然題字」,香港人民從此站起來了!
惜哉董建華的運程一如華國鋒,算來都在書法上栽了觔斗,再者香港的「明天」也實在不太好。於是曾蔭權「斯人不出,奈蒼生何」。曾氏的施政與書法是否真比董公好,則言人人殊,「鄰家特首」曾蔭權偏偏比商賈望族董建華與書法更有緣份,非但賢妻曾太是寫毛筆字的「練家子」,表親香灼璣尤然,他是香港書法界的成名人物。是故,曾特首當仁不讓,日前在湖南嶽麓書院即席揮毫:「通才務實,教澤流長」。看來,中國「政治家」的題詞傳統,從此在香港也薪火相傳了。
說來或會敗興,記得江西省副省長胡長清也酷愛書法,題字不倦,南昌滿街店舖舉目皆見他的墨寶,坊間便流傳一副對子:「東也湖,西也湖,洪城上下古月胡;南長清,北長清,大街小巷胡長清。」江西撫州的一個書法家更嘲諷道:「男廁所,女廁所,男女廁所;東寫字,西寫字,東西寫字。」後來胡長清因貪獲罪而遭槍決,南昌滿城鏟字忙……哀哉,以當今中國的「政治文明」,竟連書法也會被株連!
以筆者所見,若論墨寶,其實董建華要比曾特首更具收藏價值。何解?原來誰也想不到,廢帝華國鋒知恥而後勇,向壁練字數十載,「夜來一笑寒燈下,始是金丹換骨時」,如今破關而出,已成為當代書法大家!華國鋒能做到,董公又如何不能?
逢周一、三、五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