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為期兩個月的觀塘市中心重建計劃公眾諮詢期昨日完結。一項調查發現,50%受訪者冀望裕民坊在重建後,能保留今天街道及街舖的消費模式,也有72%受訪商戶期望重建後在原區繼續業務,以期在引入大型商場以外,能保留原有的街舖風味。
交通便貨價平
工聯會立法會議員陳婉嫻辦事處於上月,成功在觀塘重建區訪問430名市民及119個商戶。40%受訪市民承認,幾乎每天都在區內消費,主要原因是交通方便、貨品較平及選擇較多,有一半受訪者坦言希望重建後可保留現時的街道小商店。
至於商戶方面,逾70%的商戶均願意在重建後繼續在原區經營業務,他們最關注是日後的租金問題。陳婉嫻指出裕民坊作為低消費的集中地,切合區內基層市民的消費模式,期望重建規劃不要只顧引入大型商場及連鎖店。
此外,環保組織「環保觸覺」批評重建項目分別以7.5倍及12倍的地積比率發展住宅及商廈,區內的環境及通風難望好轉,特別是夏天期間商廈及商場排出大量熱氣,加劇區內熱島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