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特首曾蔭權去年10月發表題為「強政勵治、福為民開」的首份施政報告,將加強管治、扶貧助弱列為施政重點。一年以來,曾蔭權表面工夫做到足,例如政制改革交由策略發展委員會討論,最低工資則留待勞工顧問委員會定奪,看似心中有着鴻圖大計,實際卻是未見重大進展。職工盟立法會議員李卓人批評曾蔭權一年來「有公關、有動作,但係冇成果」,公民黨梁家傑也稱曾有如「入空波踩油」,在不少問題上「原地踏步」。記者:許偉賢雷子樂
打正「強政勵治」旗號的曾蔭權,與前特首董建華的最大分別之一,是他會用盡各種辦法,兌現施政報告內種種承諾,免招來「開空頭支票」的批評──儘管只是輕觸式跟進,點到即止,務求過關便算。
舉例稱,曾蔭權聲稱要廣邀各界賢士加入策發會,就重大課題爭取社會共識;策發會最終是增至逾百人,卻未見拋出任何具體共識方案,尤其如何加強07及08年選舉方法,還是有各種方案任君選擇;又例如最低工資問題,曾蔭權指要交由勞顧會研究;最終勞顧會是有進行研究,卻未能就立法達成共識。
表面上全有跟進
特區政府同時沒有趕及向立法會提交反種族歧視條例及行政長官防賄草案,令不少議員深感失望。
職工盟立法會議員李卓人便指,曾蔭權表面上對各項工作皆有跟進,但實際上各項工作都做不好,「佢哋強政勵治,其實就係避重就輕,有爭議嘅嘢全部唔做、政改方案又搞唔掂,就算係策發會工作,𠵱家仲係務虛、喺度兜兜轉轉,完全冇乜具體成果」,他形容曾蔭權過去一年只是「有公關、有動作、但係冇成果。」
民主黨主席李永達也稱曾蔭權「公關就做多,親民騷又做得多,但其他嘢乜都唔做」,舉例如扶貧同醫療問題,「佢根本做得好少嘢,以為掂咗少少嘢,就當自己做咗。」
只採「救火」策略
有意參選特首的公民黨梁家傑則指曾蔭權在多項問題,如政改、最低工資及改善行政立法關係方面,只採取「救火」策略,沒有查明起火原因,又質疑曾考慮到選舉問題,迴避西九龍文娛藝術區計劃等敏感議題,指出「佢好似入空波踩油咁,只係原地踏步。」
民建聯譚耀宗則認為,曾蔭權只有短短一年任期,難免未必能在任內兌現所有施政承諾;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高級導師蔡子強分析,曾蔭權只有一年在任時間,加上涉及政治局限,故此未能在政治等問題上有寸進,相信未來他以環保為主打,也是考慮到左、中、右均不反對,無礙政策暢順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