矽谷手記:蘋果iPod及iTunes備受挑戰

矽谷手記:蘋果iPod及iTunes備受挑戰

自從Napster颳起一場歌曲免費下載旋風之後,法律界、唱片業和科技界正在為著版權、利潤和技術等問題爭拗不休的時候,蘋果電腦公司率先推出隨身聽iPod,繼而推出網上歌曲下載服務iTunes,不僅令蘋果電腦的股價起死回生,還把電腦從辦公室、書房帶到客廳、私家車、課室、時裝上,成為人們生活的一部份。根據最新統計,每5個美國人當中,就有一個人擁有iPod。

Sandisk亦設一條龍服務

所謂瘦田無人耕,耕開有人爭,蘋果電腦在音樂生意的成功,不禁引來同行的競爭。首先發動攻勢是Creative,推出NomadZen。不過NomadZen的款式設計十分差勁,與ipod的時髦設計簡直是天淵之別,iPod一開始便遙遙領先。在音樂下載服務方面,亦有很多人想分一杯羮,如雅虎、RealPlayer的Rhapsody等。蘋果電腦煞食之處是提供一條龍服務,由網上購買歌曲,到所需軟件下載到iPod完全一手包辦。但對手的軟件和硬件經常出現兼容問題,雖然有時價錢較為廉宜,但兼容問題的困擾,令不少消費者投向有信心保證的iTunes和iPod配搭。
近期蘋果電腦又面對新一輪挑戰。首先以記憶體出名的Sandisk在9月1日推出一個與iPod打對台的產品Sansa。多年以來首次有公司推出比iPod更勝一籌的產品,Sansae280和iPodNano同樣擁有8G容量,可以播放歌曲,顯示相片。
不過更厲害是Sansa擁有一個更大的螢光幕,可以播放電影,而且內置FM收音機和錄音功能,還提供一個用戶渴望已久可自己更換的電池。售價只是250美元,比iPodNano的8G型號只貴1美元。
同時,Sandisk早已與RealPlayer的Rhapsody配合好,解決了軟硬件兼容問題,把iTunes和iPod的一條龍運作模式來個翻版。

iTunes推出電影下載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被業界揣測已久的電影下載服務,由Amazon在9月8日搶先推出,購買電影每齣收費由7.99至14.99美元不等,電視節目則收1.99美元一集。
9月12日蘋果電腦終於來一個反擊,宣布推出新產品。首先是iTunes將推出電影下載服務,每齣收費由10至15美元。電影下載相關產品應運而生,很多人都覺得在電腦的小小螢光屏上看電影,感覺稍遜一籌,蘋果電腦針對這問題設計出一個小型裝備名為iTV,讓用戶可把電影從電腦「廣播」到電視機上。iTV售價300美元,07年初發售。至於iPod系列則沒有新突破,唯一值得一提的是擁有1G容量,體積袖珍的iPodShuffle,售79美元。
看來蘋果電腦在音樂、電影下載這方面逐漸受到強大挑戰,微軟宣傳已久的隨身聽Zune在11月便會面世,屆時且看微軟又有甚麼板斧來爭奪這個擠迫的市場!
魯笨
電郵地址:[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