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餅情緣 - 陶傑

月餅情緣 - 陶傑

月餅很高卡路里、脂肪和糖、豬油膽固醇,不合纖體瘦身潮流,但中秋節如果沒有了月餅,就像無綫電視少了一個沈肥肥,中秋的月色,一口咬下去,略嫌冰涼了一些,口感方面,有點空洞。
中國的點心卻唯有月餅一樣,山傳水遞的最有前世今生的蒼茫。月餅的鐵盒子,從前的老人喜歡留下來,裝針線、照片和重要的文書,藏在一張蚊帳硬枕的牀底下,打開來,有軍票、民國的證書、幾張發黃的照片,小時見識過這般微鏽的舊月餅盒,以後連月餅也像帶着一絲苦澀的味道。是楊貴妃取的名字,明代以後流行,月餅這種甜品,太過荒老,比起哈根達斯的雪糕、許留山的芒果布甸,雖只一年一度,卻總叫人吃得太沉重。
從前上海人多,蘇杭月餅的一路,餅餡有火腿、五仁、豆沙。蘇杭月餅的餡比較有一點驚喜,精膩而酥美,像一團錦繡的江南璧玉。廣東月餅主取蓮蓉,油糖並重,如果蘇杭月餅像《紅樓夢》裏的史湘雲,那麼廣東這一路,有點像儍大姐。
月餅的好處,是無論如何「現代化」,都非常的舊中國。壞處是,明明中秋是一個情感的節日,鄧麗君唱「月亮代表我的心」,月餅的設計,為什麼一點也不性感?哈根達斯可以把雪糕包裝成情人約會的一口香甜,是一種ObjectofDesire,想到比利時朱古力就想到一段邂逅,把激情跟卡路里悄悄掛上了號,他在唇邊沾着點雪糕的痕迹,就很想叫人用紙巾給他輕輕抹去,噗嗤一笑,一杯冰甜,不管是雲呢嗱還是士多啤梨總令人心迷眼亂,充滿了期待。
但是月餅沒有這樣的Nuances──不錯,就是這個字──月餅是一種沒有什麼迴響和餘味的食品,餅甜得太過火,蓮蓉之外,還要拚命加冰糖,夠了,就像中國的倫理悲劇電影,父母雙亡,遺下兩口破棺,一門孤寡,放聲大哭,哭聲延綿不斷的就是一本戲,編導恍惚要銀幕下的女人觀眾陪着把眼淚哭亁方始罷休。月餅的甜,跟粵語殘片裏白燕張活游或黃梅戲裏的梁山伯與祝英台的眼淚一樣,絕對Overthetop,甜膩與苦情的兩頭誇張,成為中國民間趣味吊詭的兩極。
月餅的好處是教人警惕節制,每年中秋,只淺淺的吃一口,而且,讓一個情人掰下一小塊,張開嘴巴讓他親自餵你。你問我愛你有多深,愛你有幾分?讓他拈着一小塊雙黃蓮蓉,一口吞下,唇舌咂着他的指尖,你展顏一笑,不着言詮:月亮代表我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