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媽碟王明天登場

奶媽碟王明天登場

據非正式統計,10個玩Hi-Fi的男人9個有「奶媽」,無論係第一代英國「奶媽」、數碼化後的德國廉價「奶媽」、高貴的24K金「奶媽」又或被炒到天高的美國「奶媽」,總之即使唔聽古典音樂的發燒友點都會有隻「奶媽」看門口。
其實「奶媽」真正名字叫《女大不中留》,外國人叫《LaFilleMalGardee》,係法國作曲家FerinandHerold的偉大芭蕾舞劇傑作,1960年由英國作曲家JohnLanchbery揀選出最精華部份重新編曲,並於1962年領導英國皇家歌劇院管弦樂團於著名的倫敦KingswayHall灌錄。而「奶媽」之所以成為永垂不朽的芭蕾舞錄音,旋律動聽固然是主因,但美國權威音響雜誌《TheAbsoluteSound》的主編HarryPearson肯定亦居功不少,他的個人心水天碟榜HP'sSuperLPList數十年以來被全世界無數發燒友奉為金科玉律,「奶媽」這張由英國Decca出品的錄音不但榜上有名,更被HP欽點為12張天碟之一。再加上本地音響雜誌推波助瀾,發燒友自然趨之若鶩了。

XRCD終極靚聲版本

自從94年推出CD之後,「奶媽」出現過不少版本,包括德國中價版、24K純金CD及美國黑膠碟名牌ClassicRecords推出的20bit金碟。以上版本已斷版一段時間,Classic版在二手市場更被炒至六、七百蚊一張。但剛由Fim推出的這張XRCD版肯定令一班無良炒家損手離場了。
由於「奶媽」12年來被再版多次,母帶自然過度損耗,天碟混音師PaulStubblebine先重新把模擬母帶細心修復,令「奶媽」重現昔日風采,然後把母帶交畀日本JVC總混音工程師小鐵徹,以最高階的XRCD24超級模擬技術來製版,並請來JVC混音中心主管ShizuoNomiyama及日本爵士品牌三盲鼠的主帥TakeshiTeeFujii擔任顧問,認真大陣仗。我把不同版本的「奶媽」跟這張新的XRCD版來回試聽比較,結果當然不負眾望,XRCD錄音層次更鮮明,弦樂音色幼滑細緻程度遠勝其他版本,動態之氣勢磅礡亦為數張之冠,KingswayHall黃金年代的豐滿堂音終於忠實地重現眼前,「奶媽」碟王實當之無愧!

■「奶媽」碟推出過多種版本,圖中兩張黑膠(45、33轉)及前方24K金碟均已斷市。

文:李廸偉(hk.myblog.yahoo.com/review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