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萍語:國企股第4季有表現

投資萍語:國企股第4季有表現

上周港股表現確有點意料之外,恒指不但突破今年高位17683水平,而且更直迫18000點之勢,中國工商銀行招股上市前有資金流入是推動大市的主要原因,而美國利率下調的憧憬以及道指創2000年新高,亦為港股增添助力。
大市走勢凌厲亦削弱了市場對「黃金周假期效應」、「新股上市急升」的焦點,零售、旅遊相關股份未見受惠,而新股上市後之股價表現大多「高開低收」,國企股在上周初期升幅不俗,但總計全周表現仍明顯落後於恒指。
筆者認為國企股於第4季的表現仍未開始發揮,內地黃金周假期過後,中共第16屆六中全會將由今天(周日)至本周三舉行,該會議將初步確立未來的施政方針,由於這是較長遠的政策方向問題,對短期大市影響不大,但中國今年仍將就全面開放市場及加強內部競爭力而推出更多新政策,因此,筆者仍認為,國企股是本季其中一類焦點股。

趁調整買增長型股份

不過,短期而言,大家仍應留意資金動向對整體大市的影響,筆者早前亦預期恒指在工商銀行招股前將破今年高位,甚或上試17800水平,但目前的情況顯示這個看法已屬保守,今周恒指料將進一步被推高。不過,筆者仍認為工商銀行招股抽緊市場資金,將令大市作出調整。
由於工商銀行於本月16日至19日進行公開招股,因此,今周港股走勢及投資策略亦甚為關鍵。
不少投資者經過1997年及2000年股市急升及高位追貨的經驗,眼見恒指又再逐步走近2000年的高位,大多已沽貨離場,因此,筆者反而擔心一些已離場的投資者在大市稍為調整便心急入市,又或隨便買入落後股份。
以目前本港及內地經濟表現,利率走勢及資金流向來看,港股由高位下跌料只屬調整市,並非顯示港股轉勢向下。因此,若恒指下調至17000點水平,有一定的入貨吸引力,「增長型」股份仍是主要的吸納對象。
筆者較為看好內地金融股中國人壽(2628)、平安保險(2318)、招商銀行(3968)、交通銀行(3328)、光大控股(165)及中信國際金融(183)。藍籌股則以東亞銀行(023)、滙控(005)、中國移動(941)、港交所(388)為首選。
投資者切忌貪平,一些股份持續落後必有其一定原因,例如收租股已明顯反映其租金上升的利好因素,近月股價已停滯不前,而地產及航運股則分別受地盤推售活動不多,以及航運費尚未回復上升動力而續有明朗,這類股份即使有反彈,但升幅料不太大。相反,早前受原材料、油價急升影響的汽車股、公路股值博率較高,其中以東風集團(489)、浙江滬杭甬(576)的估值較吸引。
熊麗萍
滙業財經集團證券部主管

作者熊麗萍為證監會持牌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