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攀過高山望遠方<br>FollowMe:買粵投追落後

港股攀過高山望遠方
FollowMe:買粵投追落後

港股攀過高山望遠方,回頭一望,炒落後勢必成風,今周出擊對象,打孖上,先揀粵海投資(270),再買深圳國際(152)。
睇好粵投理由,10隻手指數唔晒,基本因素與動態兼備,簡述如下:
一、後台硬淨。大股東廣東粵港投資控股(簡稱廣東控股)持有62.53%,有省政府支持,無後顧之憂,連本地商界與法律界翹楚李國寶、陳祖澤與馮華健皆肯出任非執行董事,可視為信心指標。
二、供水必賺。目前六類業務中,最搵銀係呢瓣,06年度(12月年結)上半年供水經營盈利9.67億元,佔57.1%。供水本港、深圳與東莞,年年有增。
三、發電有景。上半年收入4.37億,大增145%,主要來自發電量增加、電價提升與合併中山電廠。廣東省實施「煤電聯動」政策,加價有利,而且粵投旗下4間電廠平均電價僅每千瓦售0.38元人民幣,追上廣東省規定價格0.4332元人民幣時,收益更大,成為多賺新動力所在。
四、物業有價。投資物業收租為第2大盈利來源,天河城廣場已成為廣州市地標,租出率99%,租金看增,加上建設中天河城東塔與西塔可於06年底與08年落成,如虎添翼。

低息借錢

五、分拆酒店。迎合內地商務酒店需求大增趨勢,建立「粵海之星商務快捷酒店」品牌,提供一系列有限服務酒店,食正條水,首3間05年下半年已在深圳開業,有信心全國推廣,配合廣州與本港酒店業務穩進,主席李文岳年中已透露研究分拆酒店上市,是否以房託基金(REITs)形式上市,評估後作決。
六、長期注資。廣東控股手上大量優質投資,隨時注入粵投。李文岳講過廣控揀投資對象十分嚴謹,必須符合3大條件:1.擁有控制權;2.擁有管理權;3.政府保證利潤。粵投正研究與母公司換資產,如有計劃落實,對粵投必屬有利。
七、財況更好。有條件向銀行爭取低息貸款,05年150億元負債中,43億不帶息,107億元獲減息優惠,慳番7600萬元,6月底手上現金19億元,高層又話過兩年內唔會配售集資,財政處最佳狀態。
八、展望樂觀。預測06年度盈利17億元,增30%,每股盈利0.282元,現價PE僅10.9倍,比紅籌指數成份股預測PE15倍為低。
睇番市場動態,上周頻頻見外資大行如雷曼、花旗與高盛在3.05元與3.15元間收集。中期技術指標向好,短期突破由6月底引伸至今長方形走勢,即可上試3.80元,直指中期目標價4.20元。

兼買深國

上文提到深圳商務酒店前景亮麗,不妨兼買坐穩深圳物流一哥地位嘅深圳國際,基本因素早已深入股民心,不贅,單係炒「張化橋」3個字,已值得買入。張氏出任非執行董事,最近獲授權可以0.38元認購4000萬股。鳳凰無寶不落,0.38元認購價仍高過市價10%,張氏豈會得物無所用?
深國背景與粵投一樣咁勁,除有深圳市政府透過深圳投資持有43.71%外,「超人」李嘉誠更由長實(001)打正旗號入股7.08%,一直忠心耿耿做第2大股東。前鋒有張化橋,後防有李嘉誠,深國長期落後,終有一天守得雲開見月明。

旗幟鮮明:李文岳唔做老好人

李文岳,55歲,01年3月出任粵投主席,05年4月接任廣東控股董事長,可見受省政府重視程度。李氏管理方針有一套,以誠信與廉潔為核心理念,加入老牌紅籌,致力革新圖強,強調不換思想就要換人,改變老機關作風,旗幟鮮明,將「不能當老好人」掛在口邊,重建粵海文化。對此類經營作風,基金最受落,遲早被吸引投入其懷抱。
高彰坡